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乔 《历史档案》2006,(2):136-136
满族入主中原之初,厉行汉人薤发(即剃发)政策,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但人们鲜知,上溯500年,宋金时代的女真族也曾实行过对汉人的薙发政策。南宋人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三记:“时方金人欲剃南民顶发,人人怨愤,日思南归。又燕地汉儿苦其凌虐,心生离贰,或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认为8部"今所见汉人小说"都不是汉代小说,为后人伪托,此观点有失偏颇.这主要是由鲁迅对资料占有的缺失所导致的错误.从古今的研究资料来看,其中4部小说应为汉代小说,1部难以确定,另3部为后人伪托.  相似文献   
3.
说起民族文化,原来还有人相信粗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为各个民族问的关系也一定是彼此竞争优胜劣汰。再加上斯大林式的民族消亡论的影响,于是就有人认为汉人的“中华文化”硬是了得,其他各族不得不服,早早汉化方为上策。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4.
韦琦辉 《兰台世界》2011,(10):33-34
支撑东魏霸府统治的主要是高氏宗室、勋贵集团和汉人势力这三种势力。勋贵集团掌控军队,是霸府中的核心统治势力。汉人豪强在东魏初期地位很高,但是很快其影响力被削弱。汉人庶族和士族承担了霸府主要的行政工作。  相似文献   
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民族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羌地汉人作为羌地的特殊群体,在羌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钥匙"的角色,对开启羌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羌地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羌地汉人这一群体的研究较为缺乏,有关羌地民族史的研究也主要以羌人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往往忽视汉人群体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羌地汉人社会历史的研究,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丁进军 《收藏》2001,(11):72-73
在我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清末,由于他组织湘军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受到清政府的重用,曾历任兵部侍郎、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大学士,是当时被清廷赋予重权的第一个汉人。他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南京去逝,享年62岁,死后受谥“文正”。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  相似文献   
8.
9.
十六国时期,胡人和汉人间矛盾十分尖锐。战则以胡人为主,耕则汉人为主,成为少数部族政权的一项重要统治政策,也是兵制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从历史学角度较为详尽地研讨了十六国时期少数部族政权的兵制。既论述了胡人主战并大量充当常备军的主流方面,又对汉民服兵股的事实作了阐述。汉人服兵股是当时统治阶级适应政治需要而实行的,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与当时的根本制度在形式上有所抵触。究其实质,是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中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纷纭复杂的民族冲突,甚至给以后的北魏统治在征兵、用兵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在一个先进的文化背景中,由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人来完成。西汉人口迁移对边疆经济开发不仅保证充足的劳动力,而且输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促进边疆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