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11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921篇
教育   174503篇
科学研究   20445篇
各国文化   1205篇
体育   8469篇
综合类   4376篇
文化理论   1933篇
信息传播   29492篇
  2024年   1629篇
  2023年   6456篇
  2022年   3099篇
  2021年   2299篇
  2020年   3238篇
  2019年   3644篇
  2018年   1851篇
  2017年   3187篇
  2016年   3498篇
  2015年   5212篇
  2014年   14839篇
  2013年   10835篇
  2012年   13065篇
  2011年   17234篇
  2010年   17662篇
  2009年   17567篇
  2008年   17786篇
  2007年   15869篇
  2006年   16244篇
  2005年   14709篇
  2004年   13756篇
  2003年   12914篇
  2002年   8530篇
  2001年   6667篇
  2000年   4070篇
  1999年   1116篇
  1998年   825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互联网时代促成了"互联网+教学"思维的形成,"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为一门传统技能型课程,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突破教学瓶颈,实现教学改革与优化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传统问题,并提出了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2.
楚鲁松杰地处偏远,是一座“高原孤岛”,在此处挂职的陈尚才克服大雪封山、断电断网等在绝境中生存的困难,积极走到群众的生活中,探寻新闻线索,捋清写作思路,推出“驻边笔记”系列文章,讲述普通干部群众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和巡边的故事。  相似文献   
23.
钱慧 《英语广场》2020,(5):70-71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学习者对不同形式的信息接收效果不一,"互联网+"资源与技术为英语听说课程提供了多种选择。基于听说课程的应用性特征,本文重点探究线上与线下教学与评估活动中基础环节的整合,以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模式改革,突破英语课堂教学限制,提高英语日常使用的可能性,实现听力与口语的形成性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24.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19-121
基于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出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需求潜力的得分以及排名。结果表明: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因素、消费水平、人口因素、入境旅游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针对旅游需求潜力排名提出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未来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考试周刊》2019,(13):154-155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思路进行适当地改进和优化,引入更加科学的教育思路和理念,切实地提升整体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环境,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26.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改革,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从授课方式、基于CG(CourseGrading)系统的考核方式和成绩分析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课程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7.
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本文根据我校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了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如何实现信息化及如何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总结了一些途径和方法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28.
胡春蕾 《江苏高教》2020,(12):60-63
学科的发展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外部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学科评估环境、学科政策环境和外部关系环境;内部环境包括内部宏观环境、职能关系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学科制度环境和学科结构环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科必须在该环境框架的影响下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9.
学科投入要素配置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包含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科研基地、学术治理结构五个要素组成的学科投入要素集合。在比较中美两所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要素基础上,发现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文化浸入特征,投入要素之间相互耦合且与学科软件环境充分融合。因此,世界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需要从确定学科特色、科学测量学科投入产出效率、兼顾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