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教育   55207篇
科学研究   1933篇
各国文化   122篇
体育   1256篇
综合类   750篇
文化理论   122篇
信息传播   2324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1421篇
  2015年   3335篇
  2014年   8492篇
  2013年   2820篇
  2012年   3210篇
  2011年   4125篇
  2010年   4126篇
  2009年   4048篇
  2008年   4523篇
  2007年   3370篇
  2006年   2864篇
  2005年   2993篇
  2004年   3124篇
  2003年   3717篇
  2002年   1651篇
  2001年   1103篇
  2000年   163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劲松 《物理教师》2009,30(1):45-46,49
新课程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在各种课型中都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为教师们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习题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体会方法和技巧、提高能力和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优化习题课的设计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对习题课的选题和组题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把能够体现设计思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作为一组称之为组合题。课堂上或一题一题逐步给出或全部给出,通过师生交流、分组讨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分析探究,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2.
冷眼看课堂     
回顾新课改以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课堂中呈现出的那些“迷人景观”,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可透过“浮华”窥其背后,审视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却潜藏着不少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的东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站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最前沿,我们应该,也最有资格站出来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63.
陈燕青 《数学教学》2009,(11):18-20
1.问题的缘起 在解解析几何综合问题时,方法是否得当,常常是问题能否解决的主导原因.在解题时学生常常顺题而解,采用思路易得,运算较繁的方法,在繁杂的“死算”中越陷越深,无果而终.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教会学生自己优化解法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顺题而解并不是无可作为,对学生已有解法的分析和改善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找到优化的切入口实现解法优化.以下笔者摘录教学的片段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4.
冯敏娟 《中学生英语》2002,(18):28-31,32
I.单项填空: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1.Liu Ying told me__for her at home. A.waits B.wait C.to wait D.waiting2.We kept ____the ball to each other,and they began to get angry.  相似文献   
65.
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话题作文题目。它在2004年的15道高考作文题目中独树一帜.为我们亮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人们惊讶感慨之余.给我们以启示:原来话题作文还可以这样别具匠心地来命制!  相似文献   
66.
67.
“一题多做”是国内外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不同的国家,对“一题多做”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操作也有差异。透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思考不同国家教育观念的差别,也可以通过比较,用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寻求中小学作文教改的途径,使文教改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为了实现这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