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敏 《寻根》2013,(6):133-135
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作者。(《华阳国志》云:“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相似文献   
12.
背景链接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顺阳人。其所著《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史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刘绪源(以下简称刘):这段时间,“三国”很热。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被串到一起来谈,这就大大扩展了话题,也引发了很广泛的兴趣。能谈谈您对“三国”的看法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铁血三国志     
  相似文献   
15.
曹爽、司马懿之争的性质,从古至今多有争议.<三国志>记载了不少褒司马、贬曹爽的言论,元人胡三省、清人王夫之、王懋竑、全祖望、钱大听、陈澧、李慈铭①等人都为曹爽、何晏被诬鸣不平,认为这是陈寿回护司马氏之笔,今人钱穆、杨耀坤、何兹全、王永平②认可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胡旭 《寻根》2007,(1):15-24
一 “竹林七贤”这一名称的出现,有一个过程。从现存材料看来,是先有“七贤”名称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东晋孙盛《魏氏春秋》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考证《三国志·董卓传》、《刘表传》等篇中 10处记载不确切和传抄讹误的地方.这些地方涉及到职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等,有些还关系到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李兵兵 《考试周刊》2015,(23):24-25
<正>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谯周,在蜀汉曾任观阁令史。公元268年,入晋为官,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天下归一,开始撰写《三国志》,297年,陈寿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鈆等上表说:"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1于是晋惠帝令人到陈寿家中抄写其书,藏之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记录了诸葛亮因六次事件哭泣,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担当之义、容人之量、礼贤之怀、爱子之情、故友之谊以及孤寂之愁等,这六次哭泣揭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可贵的人品。  相似文献   
20.
卫绍生 《寻根》2010,(5):12-18
<正>随着安阳西高穴曹操墓的发掘和电视剧《三国》的播出,曹操再一次隆重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关专家学者在评论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或屏幕艺术形象时,常常会说《三国志》中的曹操如何如何,并以之与西高穴曹操墓中的曹操和电视剧中的曹操进行对比。其实,《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并不是最早的曹操形象,最早的曹操形象出现在王粲的《英雄记》中。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