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教育   6124篇
科学研究   976篇
各国文化   425篇
体育   2358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100篇
信息传播   35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804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893篇
  2011年   1166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1128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教育信息化》2006,(3):80-80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国内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规模最广、用户数最多的教育类城域网——上海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1月4日迎来了它的10岁生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2.
陈浩望 《湖南档案》2002,(11):18-20
汪精卫授意卫生部,召集了一个中央会议,延聘各市的卫生局长、各省的医院院长、各医学院院长以及各地西医界人士共120人为委员,开会3天。通过了一个议案,议案的主要内容是淘汰中医。原案是留日医家余严起草的。他们深恐引起国人反对,耍了一个手段,即对已经开业的中医,一次性发给执照,期满注销,不发新证。他们以为这样一来,中医就可以永远绝迹了。  相似文献   
93.
吴莹 《编辑学刊》2002,(1):16-17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出版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年出书已超过一万种,报刊也有数万种,书报刊市场全面繁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林林总总的图书报刊中就没有缺憾,也没有空白.近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外游客,有不少"老外"已移居此间.  相似文献   
94.
上海作为全国的一个出版重镇,一直以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其图书质量高的表现之一是,在各种高规格的图书评奖中,上海图书都是名列前矛的.据统计,从1991年开始的"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共评了8届,上海获奖10种;国家图书奖从1993年开始评了5届,上海获奖58.4个,占全国的9.5%;上海优秀图书奖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共有103种图书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95.
上海历来有出版画册的传统,近年来画册出版更是品种繁多、精彩纷呈,造就了上海出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成为上海出版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画册出版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我的看法是:画册出版正处于发展之中,市场仍在扩大;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对出版带来深刻影响,e-book、网络出版将成为今后出版主流,但其发展并不会消灭纸质出版物特别是画册,这可从画册市场和网络出版状况两个侧面看出.  相似文献   
96.
这里所说的小社,主要是从人数规模上来说的,指的是全体在职职工在50人左右、100人以下的出版社.据了解,在全国近600家出版社中,这种小社占有不少的比例.上海近40家出版社中,百人以下的出版社占了一多半.我觉得,在强调组建集团造大船的同时,注意抓好这些小社的管理,并且摸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是搞好整个出版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7.
一、短暂的“新闻图画”时代清末民初真是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新旧观念碰撞,各种思潮涌动,从文化的视角审度,那也是个硕彦迭出、文著突兀的岁月。吴友如从裱画铺学徒成为点石斋画报的主笔,便是借助了时代的风浪扬起了个人疾驶的篷帆。吴友如将火车轮船、声光电化等等的机械文明及高楼广厦、西洋医术等等的洋场风情和风俗街井、奇闻逸事等等的市民趣味入画,引来了正统画家的极为不满,正是这般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图像,将西方绘画的写真精神与中国古籍绣像及民间木牌年画的布局造型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今天看来,他的那些画幅中正襟危…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