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崇法寺塔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老城区东北隅崇法寺旧址上。据明天顺四年(1460)"重修崇法寺碑"记载,寺和塔均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春。"宝塔盘云"曾为旧时永城八景之一。清代永城诗人吕永辉在《太丘  相似文献   
42.
昆仑丘是以河湟、河西为中心的远古西王母部族活动的地区,华夏文明的创立者轩辕氏,其先祖也曾生活在昆仑丘所属的洮河、黄河、大夏河、湟水一带河谷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他们从那里东迁后,又经常怀念并神化了昆仑丘,使昆仑丘在自然地貌的本色上平添了一层神秘的人文景观的外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就是由西王母国及轩辕氏族的先民共同创造的,它奠定了华夏文明许多传统的基础.研究甘肃的始祖文化,应重视对昆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3.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相似文献   
44.
丘逢甲内渡之初,丘菽园是几个敢援之以手者之一,后因菽园受朝廷招安而割席。该文就两丘交往四年间,菽园为逢甲保存、刊印诗文,唱和、书信内容,海内外保皇党人活动与联系,以及两人对招安的心态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5.
陆其国 《寻根》2016,(4):86-88
民国版《刘永福历史草》一书,是笔者20多年前在上海长乐路上一家旧书店淘到的,该旧书店原址如今早已融为上海延中绿地的一部分了。刘永福,字渊亭,生于1837年,汉族客家人。他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  相似文献   
46.
<正>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当观众,或一语不发做笔记,或异口同声答问题,互动少,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少。编演课本剧,改变了这些传统教学的缺点,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编演课本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了解剧本特点,选择故事性强的文章,激发学生表演兴趣编演课本剧,顾名思义,包含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两个范畴的内容,即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演出的  相似文献   
47.
对于《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问题,在学术界中主要有三种意见:一,讽刺诗.二,反映陈国风俗之诗.三,男女间爱慕之诗.本文梳理了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考察该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并分析此诗内在的逻辑联系,再结合诗中的“子”“望”这两个关键词语的诠释,认为此诗的主旨应是描写男性诗人对在宛丘上婆婆起舞的巫女的爱恋,却不得不忍受求而不得的痛苦.至于诗中反映的巫风习俗,是陈国社会背景在诗中的自然呈现,非诗之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8.
桃源是借助陶渊明之笔创造出来的民族旧梦,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依托这个旧梦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田园生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诗界革命派”作家是旧桃源的终结者,也是近代新桃源的开启者。丘逢甲家国破碎的切肤之痛更多的是愤慨于桃源旧梦的破灭;黄遵宪则因其开阔的世界眼光更加憧憬着桃源新梦的诞生;谭嗣同则带着桃源梦破的强烈忧患意识接受陶渊明,很自然地关注到了陶渊明为人和作品慷慨济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49.
客乡闽西自古书画人才辈出,明中后期的李源所作《风雨归舟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有“扬州画派”巨匠新罗山人华喦、“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以及上官周、伊秉绶、李灿、应元、丘伦、陈公信、廖海村等数十位名人。近代有丘涸李云霄、宋省予、罗晓帆、罗丹、胡一川等闻名遐迩。其中,丘沺以诗书画皆精而在同辈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惜其英年早逝,宣传极少,鲜为外界所知。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