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11.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如何分担,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争议较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应遵循坚持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和坚持依法进行举证责任分担的原则;在法律无明规定的情况下,可根据经验法则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上述规则分配举证责任导致失衡时采取自由裁量原则。  相似文献   
112.
行政诉讼中需要证明对象包括实体事实和诉讼程序事实,实体事实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其合法性由被告举证,但是对于行政诉讼中的诉讼程序事实是否适用举证责任缺少明确规定。文章在分析举证责任的含义和证明对象的范围后,认为原告要对特定的诉讼程序事实负担举证责任;在分析诉讼程序事实适用举证责任的条件和举证责任分配的原理后,对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诉讼程序事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3.
我是一个医师,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归给了医院。那么在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中,医院与患是否处于平等地位,这是否违反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医院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114.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讯逼供行为举证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为预防和杜绝刑讯逼供犯罪,立法对刑讯逼供应当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相似文献   
115.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应符合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6.
我国刑法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罪名之一,本文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特征、举证责任和立法缺陷进行了论述,并对本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7.
1997年刑法规定了特殊防卫权这一重要制度。对于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特殊防卫权立法化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认为,特殊防卫权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为公民同正在进行的某些特定暴力犯罪作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它比一般的正当防卫行为更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为此,有必要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这一新发展——特殊防卫权的立法背景、构成特征、法律适用、价值评价等相关问题逐一研讨,以求得对这一问题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8.
无罪推定原则是各国公认的一项国际司法准则,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该原则,但在其中一些方面有所体现。本文从无罪推定原则的起源入手,试分析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该原则的体现与背离,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举证时限制度的操作性内容作了系统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在司法解释层面实现了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嬗变。但该规定仍存在着矛盾、遗漏、不明确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需要进一步完善举证时限制度,使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在法律层面最大限度地走向理性化。  相似文献   
120.
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诉讼形态,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面临无过错方举证难的问题,从而制约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实现.要解决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举证难的问题,一是增强无过错方举证能力;二是要对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举证责任的证明标准适当放宽;三是在特定情形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