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立志 《今日科苑》2004,(6):51-51
乌龙茶可分为四大类: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  相似文献   
52.
Tea,coffee and chocolate(cocoa)are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s in the world.Butwhen it comes to vintage,tea leaps ahead by millenniums.Which other beverage actually has agod devoted to its cultivation and culture and an almost evangelistic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这段生词不少,我们通读后先留个印象,知道段落提及了茶、咖啡和可可,还简要的对他们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53.
乌龙茶工艺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文献,论述了半发酵乌龙茶的历史源流和工艺特点,认为明末清初的武夷岩茶已经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是乌龙茶的始祖;“工夫”和“小种”等历来就是武夷岩茶固有品名;而全发酵红茶工艺是由武夷岩茶演变而来,其形成时期的在五口通商前后。  相似文献   
54.
生活像杯茶     
茶,有千种万种。每个人的生活就如同形形色色的茶,所以生活才会多姿多彩,绽放不同的美丽。一杯茶,就是一个生活的故事。仔细品味,直到抿下最后一口,鼻中仍残留着最初沁人的清香,嘴里仍回味着萦绕不散的甘醇。这是一杯乌龙茶。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这先  相似文献   
55.
乌龙茶与绿茶为主要原料,依据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特制冲泡荼,确定了香茶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一种风味、口感及稳定性具佳的可用于实际生产的茶饮料。  相似文献   
56.
《老年教育》2011,(11):60-60
有关专家提倡饮茶四季有别,认为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乌龙茶,冬饮红茶较为适宜6春饮花茶能助人散发冬季久积体内的寒气;夏饮绿茶最能去火、消食化痰。还能消炎杀菌;冬饮红茶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有利养生.秋天空气干爽,  相似文献   
57.
《科学生活》2008,(10):56-57
秋天天气干燥,人常感觉口干舌燥,宜喝乌龙茶乌龙茶性适中,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青茶汤色金黄,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  相似文献   
58.
经济动态     
《科技创业月刊》2008,(7):67-67
我国质优价廉的水果蔬菜畅销邻国俄罗斯;跨国公司抢刮“绿色风”;日本成为中国乌龙茶最大进口国;经销商推动国内钢价继续高涨;国产缝纫纺织设备出口越南仍有空间。  相似文献   
59.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在了最后,但您要知道,其他六样都是生活必需品,茶居然能跟它们相提并论,可见在中国人生活中茶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喝茶始于中国,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可即便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您也不一定真的会喝茶。  相似文献   
60.
以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为试材,以铁观音品种茶树鲜叶为对照(CK),研究了采摘标准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摘标准的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以小开面最丰富,中开面次之、大开面最差;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所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持续减少,做青强度越大减少幅度越大,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增减变化还与鲜叶原料有关。各处理之间成茶感观品质差异显著,所有处理除了小开面重做青茶样与CK品质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与CK差异显著。还提出了利用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