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灵魂。鼓乐舞结合教学是借鉴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思想,以节奏为切入口,运用固定的节奏音型、简洁的演奏技术、明快的肢体语言,将欣赏、乐器、律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132.
《中外文化交流》2000,(2):49-49
昆曲是中国“百戏之补祖”。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为弘扬昆曲艺术,促进昆曲艺术的继承、保护、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将于2000年3月31日至4月6日在苏州主办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作殿演。  相似文献   
133.
本文针对汉代百戏中寻撞、绳技、叠案、冲狭、燕濯、跳丸、七盘舞、建鼓舞、唐绨追人以及柔术逐一剖析,指出汉代百戏中的体育运动表演项目丰富多样,以险难奇为特征而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34.
农事祭祀乐舞是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人们需求精神寄托的一种社会表达方式,表现出对神灵的崇拜,期望得到神佑。我国原始农事祭祀乐舞的产生既反映了当时人们思维的创造性,同时又体现出他们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上的思维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5.
截止目前,考古工作在秦始皇陵区已发现了179个陪葬坑,其中陵园内大约有70多个。1999年又在铠甲坑以南40米处,发现了一个长72米,宽16米,总面积近700平方米,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陪葬坑,亦即“百戏乐舞陶俑坑。”  相似文献   
136.
马迪 《滇中文化》2003,(4):20-22
  相似文献   
137.
蹦极     
“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最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  相似文献   
138.
姬宁 《兰台世界》2014,(2):141-142
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赵相美 《兰台世界》2014,(12):98-99
朝鲜乐舞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乐舞的影响。随着大量中华音乐、舞蹈、乐器的不断引进,在丰富朝鲜音乐文化同时,对朝鲜文化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