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乐伎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唐代更成了一个颇具规模且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从乐伎促进了唐代乐舞诗的繁荣和乐伎促进了唐诗的传播和保存两个方面论述乐伎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诗、乐、舞的交融缔造了中国诗歌这朵奇葩。无论是《诗经》还是《九歌》,无论是《乐府诗集》还是唐诗,无一不打上了乐舞诗的烙印。乐舞诗的发展渐渐走出祭祀的束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之,娱乐性得以更多的彰显。  相似文献   
43.
我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影响广泛。从远古时期的"蚩尤戏"到汉代的"角抵戏"、唐宋时期的"乐舞百戏"、民国时期的"技术""武艺",直至今日的杂技,杂技艺术始终呈现着不断蓬勃发展,繁荣壮大的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杂技艺术与舞蹈、音乐、戏剧等姊妹艺术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融合,不断推陈出新,竞相发展,使杂技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4.
作为夏朝最早的胄子,启举行祭祀乐舞的意图,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其通过祭祀活动要实现的,并不是审美理想,而是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45.
夏小玲 《红领巾》2005,(3):15-17
本文通过音乐起源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论证了古代的礼乐文化在巫仪式中的产生与运用情况,及供奉神的实物的礼物最终演变为儒家的理性的礼即礼乐的礼,与以娱乐神灵的歌舞两者最终结合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主流--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46.
“绿洲丝绸之路”新疆段乐舞文物资料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文物资料是研究古代西域乐舞和古代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绿洲丝绸之路”的音乐文物资料,提出通过“逆向溯源”思维方法,结合中亚、西亚、北非乐舞文物资料及古籍,进一步揭开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乐舞史上众多的谜团。  相似文献   
47.
对曾侯乙的身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考证,认为曾侯乙就是师乙,曾国与随国是一个国家的假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8.
唐代举行大酺的缘由很多,重大的礼仪活动或喜庆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其起因。在多数情况下,大酺只是一系列举措中的一环,用于营造喜庆祥和气氛。唐代大酺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其内容以鼓乐、歌舞、戏曲、杂耍和马戏等为主,有时还伴有竞技比赛,宴会已非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9.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0.
大唐盛世,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唐代乐舞在良好社会环境的孕育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涌现出大批舞蹈名作和舞蹈家。杨玉环作为唐玄宗的艺术知音,有极高的音乐舞蹈修养。本文从大唐乐舞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抛开政治因素,辩证的对这位著名舞蹈家在舞蹈艺术上的成就进行研究,深入剖析杨玉环在舞蹈表演、创作及教学上的贡献,并从舞蹈发展的角度给予杨玉环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