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8414篇
科学研究   687篇
各国文化   62篇
体育   246篇
综合类   464篇
文化理论   97篇
信息传播   1345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324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670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运用文化学的知识,通过文献、逻辑等方法分析武术在当代乡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认为:乡村武术文化建设在文化寻根热潮、文化多样化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具有一定机遇;在多种文化形态进入、多种娱乐方式兴起、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矛盾、物欲横流的享乐社会等方面具有威胁。  相似文献   
132.
王观秀  魏建克 《兰台世界》2016,(11):110-112
中央苏区乡村儿童教育源于中共建党初期无产阶级的教育观念,发轫于苏区革命动员和乡村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伴随中央根据地的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苏区乡村儿童教育形成了以"列宁小学"为核心的普及与繁荣的局面,呈现出办学形式多样化、师资来源多元化、学习内容通俗化、资金筹措乡村化的特点。总结中央苏区乡村儿童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乡村社会建设与儿童教育发展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地理乡村课程资源是广泛存在于乡村社会中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所有教育资源的总和.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乡村社会丰富的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重视并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乡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探索,把宝贵的乡村课程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当代教师教育》2019,12(2):F0002-F0002,F0003
研究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习近平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实现乡村及其教育的振兴和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教育学院郝文武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项目《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课题批准号:VHA180004)于2018年7月喜获正式批准。本课题通过研究,旨在最终形成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传承乡土(农耕)特色文明,赶超城市现代化水平,务农爱农离农亦爱农,结构合理,优质高效,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目标,实现农村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等现代化,农村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农村教育实践策略和行动方案等现代化,促进国家及其教育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35.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将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档案部门如何为这次重要改革做好档案工作服务是个崭新的课题.笔者立足基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就如何做好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进行阐述,并结合基层实践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从20世纪女性文学的误区入手,通过与男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作比较,论述了新世纪以来王安忆、方方、迟子建三位女作家描写乡村女性的作品。她们同时对当代底层妇女“苦难”命运进行书写,表现了乡村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格、心灵及命运的嬗变。王安忆从存在主义的哲学层次,表现乡村女性对自我命运选择的自觉;方方从身体伦理学的角度,反映出乡村女性反抗的自觉;而迟子建则从审美伦理学的角度,提升底层人民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底层妇女审美的自觉。由此论述这些作品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兴致浓厚,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是"像、影、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前提下,使知识多方位地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在提高教学效果上确实具有优势。一、创设文本情境——更浓厚的语文氛围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成功高效,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低年级的识字课,可以设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与情节,像  相似文献   
138.
从乡村大教育看我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是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根本取向,也是悠关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所在;而要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如何规划和发展农村教育。面对我国差异显的“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现状,因地制宜,确立和扎实有效果地践行“乡村大教育”的办学理念,是目前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9.
梁漱溟的早期工业化思想来自于他的文化思想,是其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现代化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文化,由于西方的侵略,中国既有的社会结构遭到破坏,西方式的新的社会结构又没能建立,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亦是文化问题。因此,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重新建设一个社会的组织构造,并将农村的复兴和农业的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进而,他主张中国的工业化应该走一条以培养有效需求为动力的、由农业到工业、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非营利式经营的发展道路,我们称之为"迂回式工业化道路"。这一思想与其对中国国情的特殊认识紧密联系,他试图以乡村建设运动的方式实现文化建国,刷新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但却过于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社会变迁,忽视了对工业发展自身规律的探讨。而对国家和政府的未来走向所持的悲观论调又决定了他所提出的社会救济方案显得消沉和被动,缺乏实现的可能性。但其对农业的重视、对乡村工业的关照、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仍然是其工业化思想的闪光点,这对于现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文章通过对萧红小说中颇具代表性的几个乡村女性形象的剖析来阐释萧红的女性意识和她作品中所包涵的历史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