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正周末,陪儿子去书店购书。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他急不可耐地奔向了儿童读物区。我寻见他时,他正抱住一本杨红樱的书津津有味地"啃"着,那种忘我的沉迷和痴醉让我心生惶惑。儿子对童话读物情有独钟,无论是国外的《安徒生童话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还是国内的  相似文献   
82.
罗仁明 《家教世界》2013,(9X):57-57
<正>阅读教学自然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培养阅读能力,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内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学生。教师应怎样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优化阅读指导,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的氛围,不断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合理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我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83.
开卷书香—读程亚男新作《书海听涛:图书馆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着一股油墨的清香,程亚男女士将自己刚出版的新作送到了我的面前--<书海听涛:图书馆散论>.古色古香的封面,诗一样的书名,散文般的笔调,恣意谈史论学,叙事立论.其知识性、哲理性、现实性、可读性并行不悖.为老成有余,活泼不足的图书馆界带来另一番感受,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84.
王建 《孩子天地》2016,(6):68-69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拿起笔,写下生动优美的作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培养和训练阅读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  相似文献   
85.
<正>一片段作文:不同心情下对风景的感受心情愉快时的风景:窗外蝉儿"喳喳"地尽情唱着,呼唤着整个大地。阳光溢满了窗口,把屋子照得透亮。风儿轻悄悄地吹动着叶片,一切显得那么的静谧与美好。堂屋内吊扇"呼呼"地转着,我和姐姐静静地沉浸在书海里。忽然听见"叮咚"一声,门铃清脆地响起,我赶紧飞跑过去开门。只见姑姑带着表哥来我家做客啦,我欢喜地迎了他们进来,一阵暖风吹来,但内心如冰棍儿入肚,冰爽香甜的滋味溢满其间。情绪低落时的风景:窗外灰蒙蒙的天布满了阴霾,烦人的蝉儿狠命地聒噪,空气里充  相似文献   
86.
书海风流     
生活如水、如花、如雨,生活是优雅的散文,是华丽的诗赋,是曲折的小说. 草长莺飞,是春天,落叶萧萧,是暮冬.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我们有书作伴,每一本书都给我们启迪,每一位作者都给我们一种生命的昭示.  相似文献   
8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人名言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然而,现行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仅有30多万字,远远达不到阅读要求。因此,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和课外读物以及学校的校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相似文献   
88.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偷偷地溜走了。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时间显得走得更快了一些,每一个埋头苦读的学子从书海或题海中抬起头来的时候都会想问一句:"时间都去哪了?"为了不白白浪费有限的时间,应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那就要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认真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大大提高学  相似文献   
89.
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这样一句话,她改成了一个拟声词“咚”。就是这一个“咚”,一下子惊醒了我。我想象着将军倒下的那个画面,进入了那个情境,更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随后,我又想,如果我的学生看到这一个“咚”字他们会有怎样的感悟,他们的脑海中是否也会像我一样有了画面感?如果读文字时能想象,能体验,那该多幸福啊。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我们开展了海量阅读活动,在  相似文献   
90.
正听闻了很多次赵老师的讲座与课堂,他那种幽默、愤青的风格已经被我们所熟悉。且不去评价这样的风格是好是坏,是喜是恶。我想,只为内容,只为那阅读教学的本质,进行一番细致地学习与深入地思考。从新课标的解读到阅读教学本质,都在为我们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关注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发展语言"摆在了首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