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9篇
教育   1511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440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浓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992.
五四散文主要由社会派散文与人生派散文两大系列构成。社会派散文关注的是社会性存在,具有显见的意识形态倾向,其主旨主要在于进行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这一类散文以杂感(随感录)为主要形式,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互动,具有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眼下似乎正处于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时期,从幼儿园近年来所发出的“读经”声到著名高等学府新创立的国学院,从越来越隆重的孔子诞辰纪念庆典到纪念黄帝的隆重仪式,无不显示出当代国人对于光辉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无限追忆和眷恋。这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打倒孔家店”、70年代的“批林批孔”和80年代开始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迫使我们进一步追问:传统是什么?它是我们前进的思想包袱还是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和富强,是应该抛弃传统拥抱西方,还是固守传统拒斥西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  相似文献   
994.
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迄今已近半年。这期间有很多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发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真的是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现在,“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笔者就个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联系“五四”青年节发表一点拙见,以此就教大家。  相似文献   
995.
五四文学思想是新文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不同于古代文论、近代文论而具有鲜明现代品格的文学思想体系,包含时代性特征、现代性内涵和多元性倾向,对20世纪文学观念、文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新文学的源头和生长点。因此,对五四文学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几年出现了一批新文学思潮、流派、社团的研究成果,在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中,大多以史为主,史论结合,宏观的、综合的阐述有影响的文学思想理论和创作形态。但一直以来,比较缺乏具体领域的专题性研究著述。许祖华教授的这部《五四文学思想论》,就是以专题思想研究的形式,对五四文学思想作的总体观照,构设出五四文学思想研究的宏观体系。著者以五四文学思想构建的“三个阶段”为理论起点,即批判、启蒙和文学的自觉阶段,并透视其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的“四个基本形态”,以本体论与本质论的“两个根本观念”为基点,阐发六大“文学思想论”,在宏观与微观的交融辨析中凸现五四文学思想的丰富内容,充分显示出作者对系统论和研究对象的独到理解和深度的透视。  相似文献   
996.
左翼革命文学以"革命话语""接着说"的姿态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合理承传和修正,它非但不是对"人的觉醒"的五四人性启蒙精神本身的否定,而且是充分肯定其价值性的追求,是中国现代文学追求人的解放的一种现代性话语策略与转换.在革命话语的背后,文学家们所热衷的恰是革命与生俱来所携带的叛逆性和人的精神自主性,体现的是左翼革命文学所追求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997.
殷海光早年就以“五四”为旗帜,极力的提倡科学、民主与自由,揭露中国传统的缺陷,进行着激烈且全面的反传统。殷海光晚年对五四运动、五四反传统现象都有了理论上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98.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课题,就如黎加厚教授所说“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合理、恰当、科学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就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信息化教学设计已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师基本技能之一。本刊特别组织了本期专题,选择了四个案例,并邀请知名教育技术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对这些案例进行点评,希望广大教师能对实际的教学设计状况和方法有所了解,并能结合专家点评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9.
"靠,怎么又是一个小鬼!"   理发师看到我似乎很失望,态度十分轻蔑.   兴冲冲的我感到异常郁闷.   "小鬼,现在上几年级啊?哦,还戴红领巾,大概是四年级吧!"   理发师显然没有用心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五四激进人视域中的“科学”,并不拘泥于狭义的自然科学领域,也不看重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而是注重科学的“效用”,认为科学具有改变人类物质生活尤其是改变人类精神生活,实现思想、化、学等各种范式转型的威力。他们利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作为彻底反叛传统和掀起学革命的思想武器。正是在科学的旗帜下,五四激进人对传统的愚昧习俗展开了深入批判;而怀疑意识作为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显现着五四激进主义可贵的理性品格,而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五四乡土学、“问题小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