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未来高校教育的必经之路。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积极心理学的实质是寻求人文关怀,本文通过探索贫困大学生的积极适应模式,搭建人格健全教育模型,从而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成长和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62.
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奠基时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图画书阅读作为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需要学前儿童具有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因此,图画书阅读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在对青少年的一切教育活动中,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应放在首位。对学校教育来说,人格教育无疑要体现在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有着自身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4.
李方平 《时代教育》2012,(21):74-76,82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在逐渐发生变化,在众多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的激化下,人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凸显,并有恶化的趋势,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围绕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现状与成因,最终提出一些对策,侧重从人文精神培育和人格健全的角度去探讨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十中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经过13年的实践探索,为孩子们撑起了成长的蓝天。细抓常规工作,注重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能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健全,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6.
吴群英 《江苏教育》2013,(12):71-71
多年来,我校师生践行刘海粟"第一等的襟怀、第一等的正气、第一等的追求"的精神,把"办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美学校"作为愿景,以"培养人格健全、气质高雅的一品平民"为培养目标,以海粟的精神之美,导师生之品;以艺术的高雅之美,润师生之性;以向善的情怀之美,育师生之灵。  相似文献   
67.
余音 《家庭教育》2009,(10):30-3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家庭的财富积累已经能让全家人。甚至孩子的一生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优越的物质条件下,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怎样做才能使得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正义且能担当?为人父母应该牢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相似文献   
68.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2+65-66
郭淑芳校长简介:朝阳市奴塔区文化路小学校长郭淑芳,是辽宁省第二批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曾获辽宁省巾帼标兵、朝阳市优秀教师、双塔区优秀教肓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从教二十六年,从教学典型到学校管理者,始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业优异、个性张扬"的学生。  相似文献   
69.
黄中健 《贵州教育》2014,(13):47-48
正2013年11月我有幸到深圳市参加"毕节市名优骨干教师研修班"为期28天的学习,通过听专家讲座,深入学校跟班考察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特区名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等的特色,现在付诸笔端与各位同行分享。一、科学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培养目标学校把人格健全作为办学理念,强调人格是最高学位,着眼培养十年以后社会需求的人才,提出了"新三好"——"在学校是一名好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成为好员工,在社会上成为好公民"的育人理念。人格  相似文献   
70.
<正>创新是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类拥有了创新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手中的生命之火,点燃了人类的智慧之光,推动社会形态不断进步。创新,就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历史与现实,进行理性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造新的事物,来推动社会发展。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创造者必须具备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充分地体现了继承性与革命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