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近代国手黄宾虹,九十高龄曾在自己画作上留有这样的题句:“宋画刻划,元人空虚,千变万化,先由写实”,“论者谓,华新罗求脱太早,未免粗疏之诮。兹凝范华原意,以川蜀山水写之”。宾虹老人在总结前辈得失同时,也是在总结自己:“千变万化,先由写实”,不仅在中国,古今大家如此,在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直到现代绘画先锋: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蒙得里安以至怪杰达利,谁都不排斥这个定律,走着“千变万化,先有写实”之路。  相似文献   
112.
窦志明 《收藏》2009,(11):75-75
我收藏有一幅道家山水画作品。此画为纸本,横64厘米,纵128厘米,落款“光绪九年清和月”,即1883年4月。“清和”是四月份的雅称。作者葛云浦,名华,号纸半张。晚清淞江人氏,善道释人物画。此画自光绪年间直至民国晚期一直悬挂在江苏泰兴县城当铺大门堂内。  相似文献   
113.
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一共出现过500多位状元。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前三名)多是一代才俊,其文化修养和书画造诣也非同寻常。但专门收藏状元、进士字画的藏家还为数不多,且市场上状元、进士字画一般价值不高。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作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文献价值、收藏价值,非一般书家画家可比,对于初藏玩家而言,确是个好契机。  相似文献   
114.
王怀治     
《收藏界》2009,(4)
安徽黟县人,1947年9月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政协委员。其祖父王大凡为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艺术家,"珠山八友"发起人之一,父亲王晓凡为著名的陶瓷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5.
一、素描稿素描稿,实际就是古代所谓的粉本,我们现在叫底稿。它的作用,是为工笔画的制作做好一切准备。这张素描稿是为教课作示范用的,只把人物画了出来,没有考虑安排背景。素描稿不仅要把形画准,还要注意画面和结构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6.
中国画在20世纪向现代形态转型过程中,以人物画的变化最为显著。此次《北京画院藏人物画作品展》的院藏人物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作者比重以北京画院建院初期的画家为主,包括徐燕孙、吴光宇、古一舟、尹瘦石、潘絮兹和较晚的周思聪及院外画师陈缘督、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黄胄等,都是当代重要的人物画家,他们沿着各自的艺术道路,相互增益,和而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7.
《收藏》2007,(12):190-190
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2007秋拍将于12月12-13日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举行(12月10-11日同一地点预展),拍品包括中国书画、古籍善本、中国油画及瓷器工艺品,门类齐全。  相似文献   
118.
根远  杨韵琪  王照宇 《收藏》2009,(7):56-61
回顾古代绘画之发展,人物画早着先鞭,魏晋时期已居画坛主流。然宋代以降,山水画异军突起,至晚明,画坛几成山水.花鸟画的一统天下。及陈洪绶,崔子忠出,人物画重挽狂澜。  相似文献   
119.
章迟 《收藏》2006,(1):169-175
国画之于当代,以工笔人物画名世者渐成风气,三津蕴灵秀,藉此弄潮者多值风华之年,细察其间,以工笔人物别开谿壑,写意山水返虚入浑,两美俱臻佳妙者,刘泉义堪谓百炼成器之才俊也。  相似文献   
120.
中国人物画与写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古代人物画欠发达,对西方写实造型观的吸纳成了现代中国人物画的突破口。尽管这次借鉴从一开始就在冲突与争论中展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入,写实造型法并没有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带入歧途和毁灭;相反,在丰富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提高人物画的表现能力上,却显示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人物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可以说,当今中国画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写实人物画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