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13272篇
科学研究   3723篇
各国文化   239篇
体育   717篇
综合类   329篇
文化理论   204篇
信息传播   232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578篇
  2011年   2098篇
  2010年   1962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2617篇
  2007年   1828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林新 《新闻记者》2006,(11):26-28
新闻报道首先是对语言的运用,因此语言学方面的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新闻报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而自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的研究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语言在“所指”之外,还有着丰富的“能指”:而且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一次次的“复制”、“拷贝”能不断地加重语言的“能指”功能。也就是说,语言在除了说明是什么之外,还能表达什么;一个语词在运用的过程中,会被附上表达者各色各样的心理色彩或意识色彩。有些语词的“能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被逐渐固定下来,就成为特殊用词,专门指代某类“意识”。换了一个时代,社会背景虽然不同了,但使用者再用这类语词.虽然言者可能无意,听者却可能“听”出言外之义来.因为该语词的“能指”仍会把其所指代的意识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是语言隐性功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毕业。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3.
张晰 《浙江档案》2006,(10):51-51
谈到中国会计发展史,特别是有关中国近代会计学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及在近代中国会计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潘序伦先生。潘序伦,1893年出生,江苏省宜兴县人。潘先生12岁前读私垫,后入蜀山小学,毕业后,考进上海浦东中学,经常考第一名,颇得校长黄炎培的赏识。后进  相似文献   
104.
"实物档案"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档案,档案界对它的争论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真理越辩越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实物档案"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成立与否,却见仁见智.一方面,无论是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人们都接受了"实物档案"这一概念的存在.在实践上,各个档案室、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同数量的所谓"实物档案".  相似文献   
105.
电视是当今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传媒,电视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品种。这种消费品种已经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以至于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年龄段人群能离开电视,整个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经济、教育等一切领域都离不开电视。一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6.
世界正进入人类历史上第二个“迂徙时代”,2005年全球共有1.91亿移民,这表面上是人口迁徙,实际上带来了劳务的迂徙、技术的迁徙、经济的迁徙,乃至文化的迂徙、思想的迂徙。这种迂徙使得地球变成了“平”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被充分交流、分流和共享。为此,《纽约时报》记者佛里曼在他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称,信息的充分和存在,宽频的条件和全球化的现实,已经使任何人所期望的成功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而变为可能。对这种超越式的迁徙形态的另一种描述是:今天的时代,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都有可能在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  相似文献   
107.
网络一边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方便与乐趣,一边又成为人类无形的被告。被害者们愤怒地指出,女骗子用它骗钱,男骗子用它骗色,还有一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骗子双管齐下,骗色的同时顺手牵羊把钱也骗了,经营界的行话叫做一条龙。然而这并非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网络上还有一种魔鬼游戏,让人玩了以后就想杀人。  相似文献   
108.
胡艳华 《电子出版》2005,(7):110-111
2005年4月15日,相信对许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这天将会永远地铭刻在利通公司的发展史上,也将深深地书写在中国印刷工业的记事薄上。因为在这一天,中国领先的切纸机制造厂商—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利通公司)新厂房的落成暨开业典礼,在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园区”隆重举行。此次开业典礼,本刊作为特邀媒体也派笔者专门赶赴德阳表示祝贺。在彩旗飞舞、锣鼓喧天的庆典现场,笔者不仅遇到了阵容强大的与会嘉宾—行业协会的  相似文献   
109.
谁都不能熟视无睹电视在20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这一现象必然会导致我们对电视文化身份及其本质特征、学理层面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