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文章从意境、情感、韵味、形象、语言五个方面简练地分析了杜甫五律组诗《秦州杂诗20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2.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五月的一天深夜,老杜漂泊渝洲,独系孤舟于细草微风之岸,写下五律《旅夜书怀》。这首五律,诚如明胡应麟《诗薮·内编》所云:“气象嵬峨,规模宏远,当其神来境异,错纵幻化,不可端倪。”此诗语约意丰蕴蓄深厚,在杜诗中堪称精品,其境其情之“不可端倪”处,引发了古今笺注家之不同理解。本文试从三方面对其“神来境异,错纵幻化”这一特色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唐初四杰的诗: 其一,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四杰以诗歌创作实践改变了唐初淫靡的诗风, 端正了诗歌的发展方向; 其二, 在诗歌形式上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 为七言古诗走向成熟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24.
图书馆学“新五律”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5.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格律,出现了格律诗.当时诗歌所用到的律联可归纳为五言平韵、五言仄韵、七言平韵、七言仄韵4种类型148种格式.对这些律联、格式进行归纳、分析,并以诗例佐证.可以较为具体、详尽地揭示当时诗歌基本构律单位的全貌,帮助体察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6.
李怀民诗学既具有鲜明的现实功利性,同时又崇尚回归儒学传统。它主张师古,但反对泥古;强调转益多师,又特别推崇中晚唐五律。发现中晚唐五律独特的审美特征,高度肯定其诗学成就与价值,是它的显著特点。怀民诗学是传统诗学发展到清代与特定的政治、社会、人生等碰撞的结果,与神韵、格调、性灵诸说之间既有相通处,也存在差异和对立,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7.
将云计算技术与图书馆学五律结合起来,提出云计算技术在实践图书馆学五律中的优势,并从现行的管理体制、硬件设施和服务入手,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从云计算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中侣罕j口L俘悬1,5I牛叩厦团币侣罕豕阢刚纳赞(ShiyaliRamamritaRanganathan)提倡的图书馆学基本法则,即“为用而生、读者有书、书有读者、节省时间、共同成长”,围绕着以读者为中心,使用为主导,表明了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是图书,图书馆的生命在于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相似文献   
28.
[目的/意义] 信息时代对新老"图书馆五定律"关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在两个定律基本内容解析的基础之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结论] 两者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新五定律继承了老五定律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开放性和平等性原则、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和坚守知识传播思想;新五定律引入新的信息技术,赋予了旧五律新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29.
朱庆馀,中唐时越州(今浙江绍兴)诗人。其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多以五律、七绝表现日常生活题材,擅长传统的比兴手法,辞意清新、韵味绵长。《闺意献张水部》就是朱庆馀脍炙人口的一篇佳作,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30.
从五定律到新五律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和图书馆学新五律的内涵及发展;论述了五定律在信息时代对当代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其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