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教育   20333篇
科学研究   745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377篇
综合类   478篇
文化理论   121篇
信息传播   76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2148篇
  2013年   1521篇
  2012年   1655篇
  2011年   1917篇
  2010年   1790篇
  2009年   1662篇
  2008年   1942篇
  2007年   1581篇
  2006年   1108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从象状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老子》之“道”、“一”进行了研究。认为《老子》之“道”、“一”二者都具有实体、过程、原则之义,这三方面的内容又渊于一源;《老子》对“道”之象状的直接描述虽惜墨如金,但它使用了“以‘一’写‘道’”的形象笔法对其作了泼墨尽写,这一笔法是《老子》所从属的荆楚文化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993.
郭怀玲 《职业圈》2007,(11X):124-124
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对中学语文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必须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994.
全国著名专家来金城为甘肃教育传经送宝。各位专家的课虽不敢说让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但至少觉得“如听仙乐耳暂明”。三天的授课使听课的师生感到课堂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却实实在在。老师们虽然没有寻章摘句、细磨慢研、舌灿如花。却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实现了自我感悟、自我创造的过程,也启迪了我的心灵和智慧.特别是钱梦龙、支玉恒、程红兵三位专家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他们教学风格的共同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5.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渎.第三还是读。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以读为本、以读代悟等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的课堂上冒出了南郭先生,而且还不止一丽个.有时甚至是泛滥成灾.难道这一现象不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吗?这一问题不值得当事人——学生引以为戒吗?其实,朗读打似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身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对美的追求层次也愈来愈高,迫切要求美育加速发展。廊坊市第十四小学以学科教学为裁体,以熏陶感染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明确了“以美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宗旨。逐步形成了“以美育人、开口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开创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97.
《小学生》2009,(7):F0003-F0003
太原市万柏林区气化街小学位于和平南路气化街。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060人,教职员工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5人,市高水平骨干教师10人。  相似文献   
998.
王辉 《青海教育》2007,(7):58-58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享有充分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发和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会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几最组织好会计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从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到中国的赤蜂市兴隆沟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都存在的玉与人眼关系的情况,学者认为是“以玉示目”或“以块示目”习俗。本文对玉头、玉璧仿生原型试作探讨,笔者认为古人特别重视“目”窍器官,所以用玉示目,用璧仿眼。玉璧的中空部分酷像眼睛的瞳孔,玉璧形状酷像人的眼睛,所以古人造出了玉璧“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