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431篇
科学研究   1094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立体图形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想、讨论、实验和验证的过程中,激活所学知识,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2.
液面升降问题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将涉及密度、压力、压强、浮力等知识,同学往往感到疾首.解决液面升降问题既可以把浮力作为切入点,又可以把压力和压强作为突破口.前  相似文献   
33.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以及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因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题或混合物组成判断题,采用极端假设(即假设全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可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试题,浅谈一下极值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35.
夏云 《职教论坛》2005,(29):56-57
应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和论证了机械传动方案和齿轮齿面的硬度对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对轴的强度及轴承寿命的影响,提出和分析了机械传动中各传动零件尺寸及其承载能力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36.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进入了以计算机、数控和液压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为了培养出具备高知识、高技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课本一道例题多角度的分析,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多面体体积的求法与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高考历年重视对守恒思想的考查 ,其中包括体积守恒 (主要是流体体积守恒 ,其实质是质量守恒 ) .有时在压轴题里也以体积守恒作为重要的隐含条件 (比如2 0 0 1年全国卷、2 0 0 2上海卷 ) .由于体积守恒的非公式性和隐蔽性 ,往往不易被考生所注意 ,又由于它的几何关系不明显 ,往往被考生粗心错用 .然而 ,“体积守恒”的灵活应用实际上是“一般能力”的外显 .“体积守恒”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以及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表达和分析的能力 .体积守恒试题最早出现在 1985年全国高考卷中 ,以后陆续 (包括上海卷 )共考查过 10次…  相似文献   
39.
初二物理现行新教材和旧教材都是采用的用天平测出不同体积的金属块的质量,测出它们的体积,然后求出每个金属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又换用不同木块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它们的质量、体积,然后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由具体数据分析得出密度概念。学生容易误解成只有固体物质密度才是这样。气体、液体物质的密度是否可以这样呢?为了避免学生误解可再增加三个实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四个实验:  相似文献   
40.
1.试题 如图,在标准状况下,光滑水平面上卧放一质量为M=19kg的导热圆筒形气缸,内径为10cm,在气缸内放一团混有酵母菌的湿面团.质量为m=1kg的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封闭的气体中无氧气存在.开始时活塞与缸底的距离为10cm,经较长时间后,发现活塞与缸底的距离变为20cm(湿面团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