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全球风潮之下,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也不免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影响。中国传统的写意工笔画融入了一些西方的素描、油画的技巧,这些技巧的糅合运用,使得工笔人物画在人物的造型、设色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着重刻意描摹直观事物的倾向,以至于工笔人物画失去了匠心意趣,少了一份韵致。其主要是没有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中传神写意的精髓。  相似文献   
232.
作家用文字“颜料”——显光显色词着色,光色感觉方式和绘画艺术家基本相同。滤化提纯、写意、选择调配是作家较为突出的光色感觉特点。一经作家感觉的处理,原始光色信息或浓鲜响亮,更具表现力,或清白雅淡,蕴灵淑之气,或在变形中见情味,或在统一和谐的色彩秩序、色彩旋律中收到整体交响效果。作家用语言工具传达感觉体验,又形成有别于绘画艺术家的独特光色感觉方式:自由、轻灵、飘移,不重色彩分析,长于联想想象;感觉或摄取物态光色之神韵,或统摄浴光溶色之境界,形诸文辞,可收到“语有五色”、“语成七彩”的光色效应。另外,作家还具有超时空的色彩联觉,意蕴之丰富,为绘画艺术家所不逮。  相似文献   
233.
《档案管理》自2000年以来,先后刊发过一系列兰台人物通讯,其中不乏优秀的篇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物通讯在整体上偏于抽象、概括、笼统,材料不够具体,个性不突出,人物的立体感不强。如果方法得当,这些通讯完全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传神,因而也会更感人。  相似文献   
234.
在公务之余,毛泽东为报纸、刊物、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等写过很多新闻作品.还亲自为这些新闻媒体审阅和修改了大量的新闻稿件。这些新闻稿件体裁各异,主要包括消息、述评、社论和评论等。在毛泽东修改的新闻稿件中,他很注重对新闻标题的修改和加工,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他都仔细斟酌,力求贴切。  相似文献   
235.
苏轼提出的“不求形似”的艺术观,不少人认为他强调的是“在于写其生气,传其神态”。这一看法过于简单,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从苏轼对吴道子的高度评价,说明他并不反对形似,我们对苏轼的画论加以认真的研究,就会发现他所说的“不求形似”,是要画家作画时象诗人作诗一样,不能仅仅局限于所描写对象本身,要有艺术联想和想像力,绘画中的主观表现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直接在所描写对象的身上寄托更丰富的意蕴,让读者“得之于象外”,取得诗一般的意境。  相似文献   
236.
意象与文化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分析比较《夜雨寄北》一诗的几首英译文本中意象处理。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同一意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要再现原文的精神与内涵。  相似文献   
237.
荆浩的“图真”本质是“传神” ,细察“图真”具双层含义 :一是“形似”意义上的“真” ;一是“气质”意义上的“真”。  相似文献   
238.
新闻工作者通过大量阅读、研究我国优秀传统著作,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加以创新,可以提高新闻作品审美层次,写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的作品。文章从史传文学中的“传神”、“如画”、“蕴藉”等审美特性入手,阐述了与新闻叙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9.
倪元璐在书法艺术上追求神明变化的境界,他在继承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主张神形兼备;在创新方面倪元璐提出了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论——“传神”、“我法”、“四傅”。  相似文献   
240.
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在故事结构与结尾上有很大的区别,往往喜欢以大团圆收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民族心理特征和审美情感等不同所造成的。中国固有的伤、道思想以及重“神似”、重“意境”等传统美学精神,是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土壤,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悲剧形成了它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