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鸽 《河北教育》2011,(9):15-16
罗才军老师对课文的解读深入独到,设计匠心独具,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沉浸在“高山流水韵依依,千古难觅一知音”的境界里,犹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  相似文献   
32.
<正>听了第二会场17节课,我们有个总的认识是:这些课在努力体现2010年7月中旬在大连召开的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精神,回归语文教学本真。"努力体现"这四个字实际是表明了这17节课在追求和  相似文献   
33.
伯牙绝弦》是小学六年级教材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也是“知音”一词的出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于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由此确定“读为主线.以问促读.读中感悟”的教与学的方法。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3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同时也要求“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由于解读的视角不同。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细节,学生的反应可能是多元的。其中难免出现远离文本主流价值的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既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能促使学生深刻领悟主流价值?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第11册课文《伯牙绝弦》时,  相似文献   
35.
说寂寞     
什么是寂寞?难道只有失去了知音钟子期而断琴的俞伯牙才会寂寞吗?难道只有丧失爱子而发疯的祥林嫂才会寂寞吗?难道只有孤独一人漂泊在异地的游子才会寂寞吗?  相似文献   
36.
胡晓颖 《山东教育》2010,(10):27-29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艺术的魅力"这一专题,选编了四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伯牙绝弦》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纯真高尚的友情。  相似文献   
37.
正2月20日晴"他们为什么要笑?""因为他们快乐啊!"于是,我兀自将那一抹抹或深或浅的弧度收集,给它们取名叫做快乐。快乐可以专属,至多附带自己的影子。不只是从何时开始,等嘴上已能随意地吟诵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时,它的作者陶渊明也就为我所知了。他生在乱世,本该倚着才华驰骋官场,却无奈其中的丑恶污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官归  相似文献   
38.
<正>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我很重要》(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  相似文献   
39.
凯歌辞旧岁,瑞雪迎新年,时间悄然走过2014,在时光荏苒中,环球人尺璧寸阴,只争朝夕,经历了充满收获的2014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仅代表环球电广传媒集团,向一年来支持和帮助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向自始至终致力于传媒事业发展的业内同仁和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观念日渐更新,"语文意识"在语文教师的头脑中得以强化;课堂教学中,他们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品词赏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提高,使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新气象。不过,笔者以为,语文教师若能尝试开掘教材的文脉、文体、文法等资源,定会把语文教学搞得锦上添花。一、把文脉,挺思路文脉即文章的脉络,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