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手前举徐下落,两眼平视两腿弯,右掌平划抹桌式,左脚内扣手划圆。  相似文献   
42.
儒学是自古以来圣贤体用不二、道器不离、彻上彻下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中国传统学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历代儒学大师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修心养性、治国安邦、社会和谐的系列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3.
体用”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源,是中国的元哲学。在倡导思想大解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品味这一元哲学理论,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以及其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实践运用和嬗变,并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不断地加以运用、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44.
朱熹构建了理气与心性两翼,理-分殊与心统性情两大主题的互渗互补,从而支撑了朱熹的理学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心统性情的统有兼和主宰两义.心兼未发已发、静动、体用,心主宰和情,是自我道德心对自我道德行为活动的统御和管摄.其现代价值为博大无私的创新精神,学术自由的开放精神,日新而日日新的先见精神.  相似文献   
45.
沩仰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沩仰宗禅诗研究的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注仰宗禅诗的特色是:无心是产宗风生发于啐啄同时、能所双记、一超直入、日用是道、声色俱泯的美感特质;体用一如的宗风生发了回归人位、体用双彰、相即自在的美感特质。探讨沩仰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透视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北宋五子关于意的相关探讨表明,意在理学中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概念.他们普遍认为,意具有意见、私意、意念、意欲等义,是天人、物我之间的隔碍.然而,正因为意居于天人、物我之间,是贯通天人、物我的结穴,其自私、遮蔽、阻碍的意涵又必然随之消解,潜在地构成意论在体用方面的两重特质.意作为天人、物我之间的隔碍为表象,而沟通天人内外才更为必然和根本.通过贯通天人内外,此一心意成为人成就内在自我的根据.  相似文献   
47.
王弼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本体论思想毫无疑问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王弼是以无为本的贵无论的系统阐发者,正是有赖于他的理性思考和严密论证,“无”的本体地位才得以确立。王弼确立了“无”的本体地位以后,对“有”与“无”的关系也作了详尽的辨析。在他看来,“有”和“无”并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状态,而是一种异常固定的、天然而不可改变的关系,这种关系简言之就是“无”为本“有”为末、“无”为体“有”为用。王弼虽然不是体用范畴的首创者,但他已初步形成了体用思维方式即已经自觉地运用体用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王弼哲学的一大显著特点,是王弼玄学思维达到历史新高峰的标志。  相似文献   
48.
近代“新学”以其独特的体用结构,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传统旧学,也有别于西学的文化模式。近代新学特有的构成因素和体用结构,规定了它文化模式上的独特性。这是旧学和西学都不具备的特征。中西学术文化绾接于“中体西用”的命题之中,并从观念形态上完成了中学由旧学到新学的转变;戊戌变法之后,风行于世的“新学”漫及社会各个层面,成为新学制取代旧学制的理论依据和舆论工具,并在“中体西用”的模式中完成了新旧之间的学制转型。  相似文献   
49.
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翻译会通思想在多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会通领域由天文历算、科技翻译到制度译介;会通手段由合译、广译、转译到独译;会通方式由"入吾学之型范"、以中会西到中西互相会通;会通目的由超胜到寻求富强,再到维新救亡;会通心理由"中学西源"到"中体西用",再到"体用不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