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体育用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等科研方法,从国内外发展体育产业经验及我国体育用品业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应将体育用品业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同时针对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体育用品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体育用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结构、政府和机遇等方面,对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四川省2002-2012年的体育用品业年度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为样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计量方法,针对四川省体育用品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通过协整检验可以得知,四川省体育用品业与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体育用品与第三产业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效应;当滞后期为1时,格兰杰检验拒绝了“体育用品业产值不是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的原假设,说明四川省体育用品业产值与第三产业增长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有着2670亿美元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进一步扩大。这个市场主要分成了4个部分:鞋类、器材、服装和自行车。在北美,美国的体育用品业规模就达到了约700亿美元,而体育用品在我国的市场价值仅为490亿美元,但是亚洲的居民人数却是北美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闽台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缺少国际知名品牌、科技含量低,体育用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体育用品业人才匮乏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适合闽台体育用品业合作发展的路径,旨在促进海峡西岸体育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研究方法,结合价值链理论选取体育用品业的16项主要价值活动因素;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安徽省与较发达地区价值活动水平和分布;进而结合安徽省体育用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安徽省体育用品业价值活动因素的新价值曲线和竞争战略.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省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以福建省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实证,对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多属中小型,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少。管理水平低、营销网络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体育用品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认为:体育产业集群具备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技术、形成区域品牌、降低企业风险、共享区域政策与环境等优势。据此提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厦门体育用品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用品业的投资规模、产值、入库税收和吸纳从业人员数几个方面阐述厦门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中居主导地位。同时,体育用品制造业吸纳了众多的产业工人,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了体育人口的比例,对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产业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中国体育用品业的生产要素具有优势,但主要是劳动力优势。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国内对体育用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国外知名品牌已经大举进入,基本占领高端市场;产业链不完整,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国内企业的竞争以价格战为主,研发投入不足,抄袭模仿普遍是当前中国体育用品业的主要特点。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保护专利和完善技术标准等手段干预市场。  相似文献   
20.
后配额时期我国体育用品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震 《体育学刊》2006,13(2):51-53
对后配额时期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贸易自由化给体育用品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提出采取理性的出口策略,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建立体育用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大集约化力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营造国际品牌形象的应对策略,进而促使我国体育用品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