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教育   27284篇
科学研究   2534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2162篇
综合类   1527篇
文化理论   169篇
信息传播   6043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257篇
  2022年   927篇
  2021年   944篇
  2020年   973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918篇
  2016年   1137篇
  2015年   1839篇
  2014年   3536篇
  2013年   2360篇
  2012年   2730篇
  2011年   2866篇
  2010年   2448篇
  2009年   2428篇
  2008年   2729篇
  2007年   2096篇
  2006年   1598篇
  2005年   1494篇
  2004年   1143篇
  2003年   1110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755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2.
网络和网络文学是伴随着西方“后现代化”而孕育、萌芽、成长、繁荣起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诸如认知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尽管学术界对网络文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网络文学大量客观存在着。网络文学具有以下特征:创作主体的网民化;创作动机的娱乐化;文本特征的立体化;作者读者的互动化;文本传播的快捷化:文本价值的多元化。网络写手大多年轻化、城市化、小资化,主要为白领阶层和大学生,往往从事网络、金融、法律、编辑、广告、艺术设计等工作,网络技术异常娴熟。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游戏的味道,不少网络写手就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就是为了自娱娱人。在创作主题和思想内容上,网络文学回避崇高,消解载道,拒绝代言,推卸责任,追求愉悦。在创作手段上,网络写手广泛运用“拼贴”、“意识流”、“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使网络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和意蕴。网民的点击、评说以及网站的定期TOP排行榜大大激发了网络写手的创作热情,网民的参与不仅仅表现在阅读的选择和评点上,有时更直接地表现在参与创作上,即网民的回帖和评论,也成为网络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本传播的快捷化表现在作品面世的快捷化、读者反馈的快捷化和文本更新的快捷化。网络文学活动的核心是网民的创作、阅读、评论几乎同时展开,同步进行,共同完成,所以它比以往任何传媒对文学的推动力、冲击力都大。  相似文献   
953.
课程改革,已然在中国基础教育各中小学校内深得民心,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已为多数人所理解与认同。三级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开始在各中小学大力实验推广。有的学校开发了上百种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视所有教育行为皆为课程,国家课程变了脸,校园里出现了课程超市。课程整合的概念应运而生,课程校本化成了学校的热点词,是课程改革而  相似文献   
954.
文章分析了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和《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在焊接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了解析,并通过知识点构建过程化考核,给出了以考核能力为目标的几个过程化考核实例。  相似文献   
955.
钢琴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音乐教学人才的必要内容与手段。该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感知力与整体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在此要求下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难以在市场竞争以及职业竞争中彰显较强的职业素养。面对以上的教学问题,本文简要讨论对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设置向应用化转型的方法与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956.
冯晓华 《云南教育》2004,(35):29-30
解题时,通过观察联想,恰当地构造出某个数学对象,将欲解(证)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该对象的特性,由此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构造法,是化归数学思想的具体应用。中学数学中有许多问题与构造法密切相关,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够认真地引导学生用构造法去处理某些数学问题,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下面来举例说明构造法的几种常用构思途径。  相似文献   
957.
语气副词“势必”由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单位词汇化而来。在古汉语中“势”与“必”共现有四种句法类型:其 “势必” VP;主语 “势必” VP;小句 “势必” VP;“势必” 小句。在这四种句法类型中,“势必”为副词的形式标志有三个:“其势必”中的“其”由指示代词转向人称代词;“势”的实指义虚化;“势必”居小句首表示一种主观态度。根据上述标志,“势必”作为副词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与唐宋时,完全成熟于元明清时期。其词汇化的主要因素是“势”的意义虚化,与“必”融合为一个复音副词。  相似文献   
958.
终身教育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述了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高等教育层次的终身教育才是人们最渴望的,探讨了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终身教育的障碍,研究了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改造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959.
上世纪初发现自由基反应,其特点有三引发、传递和终止;分为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共振杂化体越多的自由基越稳定,对自由基稳定有利的空间构型其反应易进行,溶剂化作用、氢键的形成、过渡态活化能等对自由基反应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0.
现代汉语中,大量的由“虫”作为后位附加词素构成的词语形成了“虫”词族,在具体分析“虫”词族词语包括感情色彩和表现风格色彩在内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的同时,还论述了“虫”词族词语产生的语言内部原因和社会原因,最后利用语言的潜显理论对这些词语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