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7433篇
科学研究   1231篇
各国文化   662篇
体育   1735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342篇
信息传播   58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2018篇
  2013年   2161篇
  2012年   2614篇
  2011年   2640篇
  2010年   2270篇
  2009年   1994篇
  2008年   2738篇
  2007年   2993篇
  2006年   2172篇
  2005年   1906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两年,在报纸评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记者点评。 记者点评超越了报纸评论的常见文体,诸如不署名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和编后,署名的专栏评论以及介于新闻与评论之间的新闻述评和新闻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72.
在《解放军报》记部召开的第34次记会议上,先后有8位记在大会上发言,从不同侧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促进记业务水平,倡导探索之风,颇有益处。本期编了3位记的发言及记部主任王杰为发言的点评,以飨记。  相似文献   
73.
王元 《围棋天地》2005,(7):73-75
我是中学教师,也是安徽省凤阳县围棋协会主席,寄去的棋谱是刚刚结束的我县围棋赛的决赛谱,请在“我的前50手”栏目给予点评。谢谢!  相似文献   
74.
竹节海棠     
陈韶华 《天津教育》2005,(12):52-52
那天,适打电话回家,说毕业了,大学留他任教。我和他妈高兴得直乐。十五分钟后,他又来电话,说不打算留校了,刚接到南京一家外企录用通知,年薪6~8万。我问哪家,他说是日本一家电脑公司,跨国的。我说:“可靠吗?大学教师都不当,愿当‘汉奸’,为‘鬼子’打工?”他说:“怎么说话呢?我乐意!”他母亲气得发抖,而我却灵机一动,说了句题外话:“小二子,家里的海棠开了!”他说:“真的吗?海棠未死,我明天一定回来!”  相似文献   
75.
月下     
三月的磨盘山是寂静的,幽谷中只听得见流水的声响;三月的磨盘山是炽闹的,公园里只听得到山花绽放的声音。又是一年花开时,我和好友一行来到心意已久的新平国家级森林公园磨盘山,从森林湖往上,过草甸,经观景台至钟情崖,在悬崖峭立的山脊上,一树一树红得像火的马樱花扑面而来,再往深处走,怒放的马樱花就像花海一样淹没了行人的身影,我们的四周,只听得到花儿绽放的声音。  相似文献   
76.
远逝的岁月     
看了1949年前组建的通化利华林木总公司的部分史料和陈风同志撰写的《利华林木公司史略》,心中感慨万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段历史,只不过是暂短的一瞬间。可是,对一个人来说,却足足占去整个生命里程的一半以上!那段时间虽已远逝,但我俩却时常在一起共同回忆那段不平常的经  相似文献   
77.
《军事记者》2006,(2):72-72
确立一体训练意识形成整体防务能力,某装甲团积极开展“普法周”活动,先进性教育不搞“数字化”[编按]  相似文献   
78.
《向峰文集》已出到六卷,洋洋洒洒三百六十万字,体大精深,不仅有学术论著,还有诗文作品。从中既可看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超迈历程,又可以窥视作者心灵情感的逍遥游迹。在我们现实的学术教育界,既是理论成果卓著的学者,又是诗文作品成系统的诗人作家,是很难得之才。向峰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主要著作一直是我的教本,有的甚至是枕边读物(如《古典抒情诗鉴赏》)。他的道德文章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他教书育人一丝不苟,读书写作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79.
疑海听涛     
离别大都市,到大兴安岭林区工作,我们在林场安家。搬进新居的第一个夜晚,我在半夜被妻子从梦中唤醒。她神情惊异地说,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依言侧耳静听,果然有声音从窗外传来。初起时,其音袅袅,如怨女吹箫,呜呜咽咽,缕缕丝丝,萦绕夜空。不觉间声调一转,显得清越飘逸,挥洒自若,  相似文献   
80.
沈琨 《寻根》2006,(1):132-138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里,咏唱名山胜川、雄关塞楼的篇章不知有多少;但真正能够令人吟咏不厌、永远留在人们记忆里的还是那些名作佳构、华彩篇章。人们在那里认识了惟见天际流的长江,认识了从天上而来的黄河,认识了岳阳楼、滕王阁……一首仅20字的小诗,也让天下人知晓了黄河岸畔有一座很有名气的鹳雀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