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85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阿力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F0002-F0002,F0003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现仍保存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花灯和土家龙灯等等,酉阳阳戏便是其中的代表。酉阳阳戏历史悠久,在清代已经盛行。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风俗志》载:"凡咒舞求  相似文献   
62.
63.
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在汉藏语系发生学研究和汉语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耄耋之年仍孜孜不息地进行着深入的研究,而且关注当前语言文字的应用状况,并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64.
被审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凤凰阳戏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演化,在这个过程中其功能发生了实质性演化,呈现出"宗教祭祀"——"祭祀-娱乐二元制"——"娱乐审美"功能性演化的轨迹,也呈现出我国民间小戏功能性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5.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实在是怡悦身心,洗礼身心,陶冶身心的心灵之旅。徜徉在语文教学里,我感受到的是优雅、陶醉和幸福!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更是如诗如画、如歌如舞、美轮美奂、纯真烂漫!翻开一年级语文课本,那一幅幅妙趣横生、色彩鲜嫩的背景图,那一篇篇童心童趣、童言童语的诗歌文,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这样的课程,这样课程的教学,总能激发人澎湃的情感!语文课教学在我眼里是异彩纷呈:这节课可歌,那节课可画;这节课亦诵,那节课亦演……  相似文献   
66.
在我国民间,侗戏是特色的戏种,其在审美的方面有着比较鲜明的特色,侗戏的身上承载着整个侗族的文化和传统。基于此,本文由侗戏的基础表演形式以及习俗等方面对侗戏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体现了侗戏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展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征,让人们更加了解侗戏,对侗戏的魅力能更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中看出侗戏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提高了所有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增强了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苍溪灯戏是源于苍溪,流行在川北、陕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与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历了子子灯、架架灯、传统灯戏与新编灯戏并存三个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特征。苍溪灯戏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寄寓了老百姓的意志与愿望,凸现着苍溪平民百姓特有的性格与情感。苍溪灯戏诙谐风趣、妙趣横生,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8.
嗨子戏为安徽阜南地方戏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新时期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保护政策不力、专业人才断档、创新发展不足的困境,需要坚持保持特色与创新发展、政府主导与多方协同、整体保护与区别对待等方面相统一,进一步探寻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9.
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也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可以寻求线索:"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解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引发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70.
我本不会下棋,小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副象棋,大大的子儿,圆鼓鼓的肚子,一副厚实憨厚沉稳的样子,心生几分喜爱。父亲只会叫我把字朝下底朝上整齐地码好,翻开来碰,好像论大小。如此下棋,不如说是游戏。父亲不会下,我也就未曾学会,这好像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