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天浩 《教书育人》2009,(8):112-11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告诉我们培育、锻造一个合格人才之难。难者,一是人非无情草木,而是万物灵长;二是此“才”非彼“材”,还要“合格”,即符合社会及时代的期望与需要。语文教育在国人心目中地位甚高,从稚齿童蒙直至大学必修,把它视为肩负启蒙、识读、修身养性的要务。“大语文”的学科范畴已涉及到整个人文社会科目,故学不好“语文”会被人戏谑“没文化”。  相似文献   
32.
读书悦情     
王涛 《教书育人》2010,(8):79-79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最佳精神营养品,读书不仅仅可以让我们心境明净如水,视野开阔如天,还可以给我们丰富的阅历,睿智的眼光,高尚的情操,一本好书就如一杯酝酿已久的美酒,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感受世界的伟大和空旷。  相似文献   
33.
我国古时就有“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扣心自问”等强调反思意义的至理名言,这些是从修身养性的层面上来说的。从教学层面上来说,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困”而后要“自强”,反思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与反思己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反思的教学,是僵化的、教条的、无生命力的死教学,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相似文献   
34.
任晓炜 《收藏》2013,(9):98-10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大夫的理想境界。书法不仅是通过科举制度踏入士大夫阶层的一门技能,而且是修身养性、聊慰雅怀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至晚清时期,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太极拳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技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太极拳技术,了解太极拳文化内涵和修身养性价值,促进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播,对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礼论     
孔子尝言:"不学礼,无以立。"此盖诫其子孔鲤之语尔,意不可谓之不深,诚不可谓之不切。然世人或嗤之,或置诸高台深院,或面壁而无所闻,少有善之者。余闻其状,异之,斯圣人谬矣,或今人入障哉?熟思良久,余谓之:"礼者,立足本耳,信然。"然何谓礼哉?古人云:"循孔孟之言,仿周公之度者,礼也。"故五礼四祭,容度皆备,天下大治。时人谓中国云:"文明古国也。"礼亦分三界,知之,行之,知行  相似文献   
37.
武术在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成为学武之人的一种传统教育;诸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逞强凌弱、学之有恒、精益求精等,可以培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激烈的攻防技击与人生修养相结合,进而达到修身养  相似文献   
38.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不仅是这位古代圣贤“道”和“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修身养性的箴言。  相似文献   
39.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以生为本"是教育的灵魂。为了把德育工作做实、做活,更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避免空洞说教,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修身养性,我校提出"快乐德育"模式,即创设一种快乐的环境,利用多种形式,将"快乐德育"融入每一节课和每一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过程中,对道德加以理解并内  相似文献   
40.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渗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管理育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奇就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总是把造花房、环境布置作为重要的任务,努力营造一种追求完善高尚、催人奋发向上的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整洁优美、文明健康、融洽和谐、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校园文化,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教人文明,给人以“夜雨瞒人去润花”的熏陶和感染,使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对学校的特点或特色的形成,有着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这块管理育人新领域,从中挖掘出更多的教育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四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