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709篇
科学研究   44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32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7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大众传播媒体通过构建自己的叙事框架赋予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迎合并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通过对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三份报纸发表的火炬传递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持有不同立场的报纸如何利用新闻标题、报道倾向、新闻视角、关键词这四个新闻要素搭建新闻框架,传播了怎样的态度、立场。  相似文献   
952.
文静 《湖南教育》2014,(11):27-30
正师: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过几篇关于"狼"的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PPT课件出示课题、作者)昨天老师发了学案,课文的预习工作做好了吗?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任务完成得如何。(师检测作者、文章出处、《聊斋志异》简介等预习情况)师:对蒲松龄的成就,郭沫若先生用一副对联作了高度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生齐读)师:在"初读感知"环节,  相似文献   
953.
目前,高校德育状况堪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气候“正能量”缺失,存在学生智育至上的功利化倾向,德育在大学被严重忽略;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客观上存在着重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954.
正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人,活动的结果将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兴趣是推动学习,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促进工作和丰富心理活动的推动力,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的。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955.
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然而,当前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缺乏兴趣的课程之一,学生对之缺乏兴趣因而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致使政治课堂枯燥无味。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教师讲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收效甚微,再加上原本就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更使学生不知所云;这种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56.
正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了解数学的适用价值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  相似文献   
957.
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  相似文献   
958.
正教育造就未来。当前教育正面临拐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就教育内部来说,"人"在哪里?第一是学生,第二是教师,第三是管理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中的核心人物——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教育,要让今天的学生能够在未来世界生活得更美好。但这种"学生中心论"不能被绝对化。这些年的教育问题,很大的成分,在于"学生为本"的绝对化,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  相似文献   
959.
《玄怪录》专以涉猎奇闻怪谈为务,却又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其主题倾向可分为以下几类:作意好奇的传奇体叙事笔法,与文人展现史才、诗笔、议论的时代风气有关;入冥情节与三生轮回使世俗人的欲望满足和身心解脱通过虚幻世界获得实现,这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人生悲剧的理性思索;基于现实人生无法摆脱的痛苦,飞升仙境的主题展现了士人寻求解脱的方式,也婉转曲折地寄托了对文化理想的坚守与追求,是士人维系精神生命、延续文化传统的曲折呈现。  相似文献   
960.
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学习,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产生主动、积极的态度,并产生一定的动力,将兴趣保持下去,最终获得学习上的成功。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属于学习活动的动机机制。新课程强调,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也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