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086篇
科学研究   34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159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1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面临课时压缩、需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的问题,为了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本文分析了将输出驱动假设为核心的产出导向教学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2.
前不久,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校祁昌志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例2)》一课,给与  相似文献   
43.
徐远贵 《广西教育》2013,(45):66-67
苏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l重点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例2重点教学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4.
“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的众多假设中.经济人假设是最基本也是最招争议的一种假设。非议认为经济人假设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本质,也对人的道德属性造成否定和伤害;而肯定则认为,道德也是能够得到经济学的解释的,人们正是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道德的约束。事实上.对于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的人性规定去解释。  相似文献   
45.
付宁 《湖南教育》2007,(8):12-13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一位承担过多次公开课的语文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决定公开课成败的,不是谁用了什么‘花招’,而是谁把课文上得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46.
新大纲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把教学评估的要求正式写入大纲,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减负”的前提下,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7.
储召红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4):131-131,136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由意识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提出教学假设和验证教学假设四个环节组成,反思教学可以通过教学日记,观摩,教学,行动研究学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8.
探讨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是把假设复句放在交际语境中,动态地观察假设复句在言语交际中的交际功能,变静态的分析为动态的分析。假设复句既包含了句法平面的内容,又包含了逻辑平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言语交际中对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有无影响及有何影响,应该是对假设复句进行动态分析的重点。文章仅对假设复句的交际功能进行分类,并作简要分析,期待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9.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48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如果苹果树很高,长到月球那么高,苹果还会落地吗?苹果受到的重力会随高度而减小,但不会是零,所以,苹果还是会落地的。”  相似文献   
50.
"(若)X/还好,/X,则Y"是一个对举假设复句构式,"还好"主要位于前一分句的句尾做谓语,其后都会有后续语句表明相反的情况,后项通过对举假设对前项"X/还好"起释因作用。"还好"在这个构式中既起到了推导作用,也强化了信息焦点,同时也为它的后续发展起到了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