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6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教育   38849篇
科学研究   4114篇
各国文化   118篇
体育   2397篇
综合类   906篇
文化理论   144篇
信息传播   22314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705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890篇
  2019年   835篇
  2018年   477篇
  2017年   836篇
  2016年   1038篇
  2015年   1759篇
  2014年   4466篇
  2013年   4356篇
  2012年   5435篇
  2011年   6256篇
  2010年   4950篇
  2009年   4810篇
  2008年   5698篇
  2007年   3989篇
  2006年   3102篇
  2005年   3212篇
  2004年   2737篇
  2003年   2589篇
  2002年   2188篇
  2001年   1747篇
  2000年   1313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539篇
  1996年   516篇
  1995年   458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3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讲究视觉冲击力的阅读需求下,新闻组照脱颖而出,它凭借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回放“新闻进程”的强烈现场感,受到报纸编者和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2.
鹤岗是个因煤而兴、依煤而立的城市,由于很多特定的因素,这座城市只有鹤岗日报、鹤岗晚报、鹤岗电视报及矿工报这几张报纸。因为鹤岗日报是政治性很强的党报,电视报是一张娱乐性的报纸、矿工报是鹤矿集团内部面向煤矿发行的一张企业报,这就在无形中使鹤岗晚报的副刊版面成为面向读者、走近读者和贴近读者的精神食粮和文学阵地。  相似文献   
993.
2006年4月13日,中国记者网转载了一篇《〈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报道失实,兰州两记者被开除》的文章,文章说:为了严肃新闻宣传纪律,杜绝新闻宣传中的虚假新闻,兰州晨报对采写失实报道《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的两名记者予以开除,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文章指出该报道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凭道听途说,主观猜测,把使用过的医学标本写成被碎尸、被煮熟的儿童残肢进行公开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日益重要,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管理,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95.
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分析,探讨怎样针对读者不同的阅读心理开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96.
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为残障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列举了高校图书馆读者违章行为的表现形式,从图书馆和读者两个角度分析了造成违章行为的各种原因。阐述了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及读者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范和减少高校图书馆读者违章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报纸版面是体现一张报纸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报人和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9.
周昶 《记者摇篮》2006,(1):44-45
常言道,看报先看题。在阅读报纸时,无论什么人,面对报纸版面上登载的大量的新闻,都有一个不自觉的对新闻的选择和取舍过程,而这一选择和取舍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报纸上的一个个新闻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正因为此,有人把标题形象地比喻成新闻作品的“眼睛”,认为只有“眼睛”传神,才能让新闻“留”住读者,并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留意当今的报业市场,近年来兴起的一些都市类、生活类报纸和网络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00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人物报道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重头戏。但如何增强人物报道的新闻性,使之紧贴读者,可读、可信、可学,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和阅读取向多元化,这对人物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近年来,各媒体开设了人物报道的专版专栏,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人物报道,取得了骄人成果,也说明人物报道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