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08篇
科学研究   96篇
各国文化   112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188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3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72.
"感物"是一个关于人类的文学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发生的概念,它是一切艺术的产生之源。这一理论的形成基于古老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感"是感应,它是一种自然和自由的感发现象,是一种瞬间的直觉体验。《乐记》最早明确提出感物,其本原意义是人心与自然万物的感应。这种感应是交互的、双向的,物感人,人亦感物。先秦的感物美学,无论是感应自然风物还是感应社会人事,都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两汉的感物美学受元气自然论和神学自然观的影响,强化了先秦以来的自然、自由的感应特质,其内在理论精华仍是天人合一,或者说它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派生。先秦两汉的感物主流是感事、感时,注重言志、教化。那时,自然风物并没有独立,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但是,它在中国古典感物美学的发展中意义也是重大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3.
张铸康 《华章》2007,(11):37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在世界四个古老文明摇篮中孕育产生的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惟一尚存的文化体系,是惟一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而没有出现过断层的古典文化.在有文字可考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勤劳智慧的祖先以其非凡的创造力,给我们留下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4.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它在先秦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有 :1.作为词 ,它的意义有得到、获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 ,带宾语 ,词性为及物动词 ;当它表“能够、可以”义时 ,词性为助动词 ,属于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在句中充当状语。 2 .作为语素 ,它表“能、能够”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 ,还表“适合、适应”义。这些功能和用法都是从“得到、获得”义引申而来。 3.它还可与“微、无”组成凝固结构 ;还通“贪” ,通“德”。  相似文献   
75.
孔子人学总结了殷商、西周至春秋末年有关天人关系认识的积极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重人思想,对战国时期的史学,尤其是历史思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史学中有关天人关系的认识,表明重人事已经成为历史思想发展中不可遏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作为权威话语的儒家思想,不仅在《水浒》中留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印记,并还以君臣、父子这一整套纲常秩序建构起小说的重要思想根基,具体表现为“事亲以孝”、“事君以忠”、“夫权至上”三方面。而在执着认同之余,小说对儒学也进行了大胆质疑及至无情颠覆。但这种反叛与颠覆,并不意味着政治意义上的权力更替与交接,而总是表现为理性与暧昧、庄重与谐谑、儒雅与痞俗——彼此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抗衡。  相似文献   
77.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并有人类起源之地的说法。考古中发现较丰富的先秦时期云南地区古化资料,为研究该地区氏族、部族、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依据,研究证明云南民族与华夏诸民族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与融合,并对我国经济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8.
论拜上帝会的消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革命,是近代史中光辉的一页,但毕竟也有无可讳言的缺点。本文就对其拜上帝会,依据信史作一分为二的评析。首先:时际近代,还仍假托神权,本就落后。而所假托者,又是当时民间所仇视的“洋教”,便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何况他们的过激行动,捣毁儒、释、道等教庙字,焚毁经典,于是树敌更多,乃至内部己见分裂。太平天国终于令人惋惜地倾覆了。这是值得回顾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9.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全一册),有这样的表述:"约公元前29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约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展开激战"[1].  相似文献   
80.
文的"元"精神与苏轼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哲学政论文,曾以空前的"自觉"意识冲决了原始社会借助神话神权处理人生实践的桎梏,率先荟萃先民的卓越智慧步入了"理性自觉"的王国,具有着中华民族的"元"精神的特质.这种"元"精神都富有原型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本质上又是开拓的、发展的、创新的.北宋全能作家苏轼对先秦"元"精神研讨最精、汲取最广、熔铸最密,故而形成他融汇众长的独特思想体系,成为文学史上仅有的一位"集大成"式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皆称一流的全能作家,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