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教育   11308篇
科学研究   1979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1317篇
综合类   969篇
文化理论   207篇
信息传播   550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1800篇
  2013年   1522篇
  2012年   1977篇
  2011年   186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605篇
  2007年   1236篇
  2006年   1003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个体人”转为“公共人”是当代社会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一个重要命题。法国思想家列维斯纳的他者性理论为阐释这一命题提供了新视角。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陷入一系列危机:对公共生活缺乏理性认知和批判精神、缺乏公共关怀、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公共理念、参与公共生活的形式化。以他者性理论作为反思和重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切入点,建构“我”与“他者”非对称伦理关系,树立正确义利观;培养他者意识,学会关心他者;扩大公共参与,学会倾听和回应他者;完善公共教育,提升公共精神认知。  相似文献   
92.
教材作为体现意识形态的准公共产品,其大规模协作的编写方式与一般图书的个体写作不同,这就决定了教材质量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只有用专业化来统领教材编写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材质量.  相似文献   
93.
周毅 《北京档案》2008,(2):22-2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4.
关于档案文化权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文化权利的实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身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档案部门,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文化的社会效益,普及隶属于文化权利之下的档案文化权利,并使之成为一种公共福利,是档案部门面对社会民主日益完善这一现实应持的态度,同时也是履行档案文化服务职能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95.
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的主体构成和职能,提出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探讨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重大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7.
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之后,更好地解决存在于公共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学界将目光投向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98.
据媒介与市场研究公司对汶川大地震前后全国电视媒体的广告全天候监测对比显示:震后电视媒体商业广告减少37%,而公益广告投放大幅增长92%。①在重大灾情出现后,企业为何热衷于公益广告的投入?因为其中有价值,有商业广告不可替代和比拟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大众媒介谈论隐私世界,有些学者也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私人话语走进公共领域“。从广播夜谈节目、电视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到报纸上的“口述实录“和网络日记,普通个体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介述说关于对自我的认识、家庭生活、爱情与婚姻状况、人生遭遇、生活迷惑、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合理使用原则与公共借阅权对立之根源的分析,认为有必要通过图书馆建立版权保护部门、建立完善的PLR法律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机制等手段,从而实现合理使用制度与公共借阅权的良性搏弈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