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47年,烟台发生惨烈悲壮的杨禄奎事件。大众报人持枪秉笔一声吼,民主政府为民做主不让步,肇事者——"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职员史鲁域祺终被公开审判。这期间,大众日报的一系列报道、评论轰动了山东解放区,并被延安新华社转发,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亲历公祭和审判的美国合众社女记者葛兰恒在报道中说,美国人为了碾死一个中国苦力而被判刑并作公开的道歉,在中国许多世纪的历史上,这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12.
公开审判制度与隐私权保护存在冲突,尤其在离婚案件的审判中,更多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权。以公开审判制度为前提,在立法和法律适用中对离婚案件当事人的隐私权予以特别保护是必要和可行的,不妨碍知情权保护和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诉讼中,离婚案件具有一些不同于普通民事案件的特点。正因如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离婚案件在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都做出了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4.
张宇飞 《大观周刊》2011,(34):60-60
刑事公开审判制度自18世纪确立以来,历经发展,已走向成熟。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关于刑事公开审判制度的立法概况,而通过对联合国的有关公开审判制度的文件和英、美、法、德、日、意等国关于刑事公开审判制度的立法考察,又总结出了现代意义的刑事公开审判制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何谓媒介审判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news paper),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老年教育》2014,(2):46-46
“服法”并非“伏法” 2015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  相似文献   
17.
近来,以微博方式进行庭审直播成为一种潮流,备受关注的薄熙来案在济南中院公开开庭审理,济南中院的官方微博对庭审和宣判进行了网络直播,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也使社会各界对微博这种公开审判的方式更加关注。据统计,到目前全国有过半省市法院进行了微博直播庭审的尝试,更有学者称中国的审判正走进"微博时代"。微博直播方式有其自身优势,应对其进行规范,明确微博直播的发布主体、案件范围、操作程序等,才能使微博直播这种新方式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促进审判公开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在诉讼庭审过程中,法庭规则起到保持庭审秩序与维护法庭威严的作用,但限制当事人与旁听人员对庭审进行录音录像的法庭规则显然与贯彻公开审判制度格格不入.如何协调公开审判制度与法庭规则之间的冲突,是彰显司法公开公正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实行简便审理的普通程序刑事案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其操作方法是:做好庭前的准各工作,法庭调查、法庭辨论宜简便。应注意的问题是:不得违反刑事诉讼程序,不得剥夺诉公参与人的权利,案件审理要公开、公平、公正,案件审理要高效。  相似文献   
20.
关于媒介对司法的监督,学界将主要认识集中于“媒介审判”效果的发挥,反对媒介对司法领域进行介入,较少关注媒介监督对司法的正效应,相当一部分学术论文中存在将“媒介审判”与“媒介监督”的定义混淆,或将媒介报道司法的实践直接划归到“媒介审判”领域的现象.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媒介对司法监督的正当性入手,讨论媒介参与对司法公正的促进作用.对“媒介审判”及其负面效应,暂不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