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4065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533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家常课”即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体育课标颁布实施以来,一些体育教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精心设计并演示了许多“公开课”、“示范课”等,这些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而且让人大饱眼福,但与“家常课”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只有做到“鱼翅当作萝卜青菜吃”,才能上好新课标下的“家常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龚颜 《体育教学》2002,(2):46-46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听了不少公开课,总觉得现在的公开课如同时装表演。人们喜欢看T型舞台上时装表演,因为这些服装高雅、时尚,几近完美,煞是好看,然而很少有人买那些衣服,原因是那些服装好看而不实用,真要是买来穿在身上或是不舒服,或是不方便……不知何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也上成时装表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正平 《中学教育》2004,(10):19-20
要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就必须进行公开研讨课,但目前有很多的公开课都是一些失去诚信的课,一些作秀的课。下面一堂公开课是摘自浙江省义乌中学学生吴铭发表在《科学24小时》上的作文——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怪无聊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公开课“造假”现象严重,使课堂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导向上出现了偏差,应从由重“受术”到重“就道”,由看重“教”到看重“学”,由重“观摩”到重“研讨”三个变化入手,从学生发展及学科特点出发,摒弃“造假”,还课堂教学以真实。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吉林教育》2009,(7):85-85
观摩课也好,研讨课也罢,听过很多这样的课,笔者内心产生了更多的无奈!因为不争的事实是:为讲出课的轰动效应,为秀出授课人的名师地位,授课人对课进行过多的语言包装、问题包装、手段包装,由于事先多次试讲,课被打造的痕迹十分明显,原本灵动的教学流程被掌控得死板僵硬,本该充满变数和未知的探究活动被钳制得波澜不惊。面对孩子们那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注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呼唤公开课要去伪存真,要追求原汁原味,要回归“原生态”。那么,如何回归“原生态”呢?  相似文献   
16.
音乐公开课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经常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它不仅是音乐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一个窗口,而且也是本地区、本校、本学科教学水平的体现。同时,公开课的展示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对教师无疑也是一个全面衡量和考核的尺度。因此,公开课的成功与否于音乐教研、学校和教师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何春奎 《师道》2005,(9):12-12
刚入行时被派去听公开课,我总是惊异于执教清晰的教学思路,流畅的执教过程,高超的课堂调度,出人意料的精彩场面。这样的课堂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我下决心效法这样的教,上出这样的课堂,教出这样的学生。可经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见闻,我感叹,公开课已经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了,作秀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伪交流越来越离谱。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组织的以老带新、帮学结对的活动中,我曾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是运用“问题教学法”讲授的。为了上好公开课,这位教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从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到提问的顺序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所列问题既新鲜活泼,又生动有趣,还适合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当下,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竞争和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场域.东南卫视的《中国正在说》节目采用电视公开课的形式,围绕"新时代中国崛起"这一主题,宣扬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引导观众对国家产生制度认同和价值认知.该节目为泛娱乐化传媒环境下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了借鉴参考,但其也存在现场互动环节偏呆板、对外传播层面的运营推广偏弱等问题,有待从赋予节目多义性、灵活性及趣味性等方向上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的高中阅读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时间短、学习任务紧迫,许多教师习惯于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素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框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对文章形成清晰完整的概念,使学生在文化、思想和情感上鉴赏文本,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