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14246篇
科学研究   1222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353篇
综合类   764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3027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35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965篇
  2014年   1867篇
  2013年   1518篇
  2012年   1719篇
  2011年   1756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071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21.
在对课程改革不断探索的时代下,教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课程权力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本文结合认同理论,认为当前教师对课程权力的认同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从教师、学校、社会、课程制度方面多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分别提出了加强教师认同课程权力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2.
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解决族群冲突问题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及法规制定的相关因素、历史发展及实施状况,综述了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的制度化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已经具备了制度化发展的特征,然而由于美国目前新保守主义带来的挑战、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主体的局限以及美国社会的价值困境与认同冲突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陷入了困境。作者认为深入分析此现状的原因,可以引发人们对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反思性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3.
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就不会,至少难以产生现代民主社会制度。公共场所的文明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体现。《公共场所的文明——关于保护学校公共设施的调查研究》是结合我  相似文献   
124.
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解读与实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的合格公民要有广阔的全球意识和全球事务的参与能力。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公民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全球性维度的拓展,通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通过分析加拿大、英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现状,得出了重视并积极开展全球公民教育已成为全球化时代必然选择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聚焦于"互联网+"时代中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青年的数字文化资源获取、消费、自我创造以及数字文化资源使用与族裔认同间的关系问题。研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围绕使用者、使用行为、支持/限制条件、评价建议四个核心维度对少数民族青年的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与使用行为进行了调查。本文将描述和分析广西、云南、贵州地区的调查数据,涉及网络与终端偏好、接触率和接触频次、内容源与主题偏好、创造性参与方式、需求与使用评价等;本文也将进一步探讨样本来源地的民族分布情况、语言使用习惯、媒介接触、少数民族题材的数字文化资源使用等因素与族裔认同、社会融入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6.
基层电大教师的专业身份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大运作模式的弊端、教师管理的失范、实践理念的偏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滞后造成了基层电大教师身份的内部分化和外部泛化的"身份危机"。基层电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课程开发明显分离,网络教学新的特征和内涵进一步细化了电大教师的角色,教师岗位职能的细化使教师角色同一化,基层电大大量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泛化了教师的角色,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基层电大应通过纯化教师角色和控制教师工作量来提高外部认同度,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教学知识评价机制、重视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强调教学创新能力来提高内部认同度。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政治课在我国教育界的持续高速发展,政治教学的学生公民意识缺失问题也日益受到中学的重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政治教学的学生公民意识缺失问题严重。为了稳定政治课相关中学的经营,使得政治课能够健康科学的发展,本文对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该行业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8.
传统文化是国家支配形态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可视为公民个体通过文化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一种构建方式。国家认同的两张面孔、政治认同的现实挑战和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是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依据。通过指向文化身份认同、关涉文化符号认同以及承载文化价值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三条路径。然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成民族歧异和造就内部分裂的温床。重塑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公民国家认同的合理性,需要坚定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立场,秉承文化公民身份的教育理念,确立"大一统"认同的教育目的,构造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29.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治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漫画通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反映时事,褒贬时弊,形象直观、诙谐幽默、主题鲜明,形象性与深刻性、趣味性与幽默性并重,学生喜欢看。愿思考。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呈现载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适用性。翻阅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命题者对漫画入题青睐有加。本文拟举几例,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30.
徐丽莎 《东南传播》2014,(12):18-19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经历改革期,由简单的追求人口转移数量到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成为重点。媒体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方面能有效帮助新城市人口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同时,媒体能通过联系原有城市人口和新市民增进双方了解,从而帮助新市民获得身份认同和平等的话语权,并促使两者之间构建新的共同的文化。在当前,媒体的这种影响力还未被充分发挥,应加以深入应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