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51篇
科学研究   150篇
各国文化   118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383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47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在经师与君主的共同推动下,经学成为汉代文化的主流,经师及君主也成为汉代思想及文学建设中的权威。经师及君主以经学干预文学,不但对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支配着文学价值观的生成,乃至于经学成为文学思想表达的最高准则,文学追求的最高标准。汉代是宗教神学信仰的时代,汉代文学创作的走向及文学批评的提出与礼乐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序》是汉代诗学的重要收获,近年来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诗序》视为汉代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理论,是汉代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收获。辞赋是汉代最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家在从事辞赋创作的同时对辞赋进行了理论探索及批评。司马相如提出了"赋迹"、"赋心"说;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论断;班固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汉赋的来源及内容与形式等。除此之外,班固对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思想提出了批评。司马迁的文学批评及理论主要保存在《史记》之中。司马迁以六经为价值评判尺度,对历史上的文学家进行了文学批评,并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在司马迁的进一步阐释下,"发愤"作为专用名词列入了文艺理论的殿堂。王充的文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衡》的篇目中。王充从文章批判入手,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理论,王充的文学批评及主张对后世文学理论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2.
袁贝贝 《文教资料》2013,(7):8-8,19
张明华、李晓黎的新书《集句诗文献研究》是第一部研究集句诗文献的专著。该书不仅对历代集句诗的创作和存佚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对集句诗的保存与著录方式进行概括和归纳,考证集句诗的作者,辨别其文献的真伪,重视集句诗的辑佚和校勘价值,而且进一步探讨其价值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963.
刘佳丽 《文教资料》2013,(31):52-54
南宋词坛在逐渐接受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之后,开始寻求改变词风的道路。北宋婉约轻柔、含蓄蕴藉的风格在风雨飘摇、国事微茫的南宋王朝必然被主流词坛所摒弃。陆游以作诗之余的闲暇时光写词,却无意暗合了此际词风思变的契机,成为南宋词坛“以诗为词”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964.
本文提出中国诗史是中国诗体表述史、改革史,认为中国诗体大端可分为“古体、格律体、自由体、中国特色新诗体”四大诗体,简要论述了它们的特色和情状。  相似文献   
965.
清代西域诗蔚然大观、影响深远,成为清诗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大流派,是清诗苑中独具风韵的奇花异卉.诗中描写对象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西域风光、民族色彩、民俗风味、文化情调.清西域诗彰显了清人积极开朗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与内心世界的拓展,扩展了清诗的境界.但囿于诸多困境,清西域诗研究的程度与其在清诗乃至整个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此文对清西域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爬梳,继而加以整理与归纳并对清西域诗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66.
张晓萌 《新读写》2013,(2):40-42
世界上最远的足迹是什么?是徐霞客游遍中国的足迹吗?是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上留下的足迹吗?还是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的脚步?都不是。是思想的足迹。只有思想的足迹能够不受时空之限制,无处不至,并抵达心灵之深处。‘叭行走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代劳”,陆静雨同学如是说。让我们随着这些思想者的足迹去探险吧。  相似文献   
967.
《诗经》中有关宣姜、文姜、哀姜的诗一直被人们称为"刺淫诗",三位姜姓女也多被人称为"淫荡"。然求之《诗经》内证,考之典籍记载,齐姜女"淫荡"说不能成立。这实际是春秋新变下风气的浸濡,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968.
周梦蝶是当代重要的诗人,他的诗用语丰富而多义,善以庄子思想拨见对其哲学与美学形成的敏感,在孤独中铺陈出不凡的思维与想象。以周梦蝶的《逍遥游》、《六月》二诗为例,分析诗中所展露的道家美学的生命演出,进而建构出台湾现代诗史上的新创价值。  相似文献   
969.
自佛教传入中国,便与文学结缘。在佛教的影响下,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文论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史传亦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表现在六朝史传中非凡之相的塑造、史传对佛教故事的化用以及史传中诵经解脱故事模式的形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0.
《繁星》《春水》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冰心小诗的风格,深蕴着冰心的浓郁爱心、天真童趣。意象是冰心诗歌风格的突出呈现,也是冰心情感的载体。她用温柔的心和轻淡的笔调精心选择切合自己人格情趣的意象,诉说她心中的爱、烦恼和苦闷,营造出情韵悠长而又含蓄隽永的爱的世界。其意象特质纤柔、淡雅、温婉,笔墨清淡,文字轻柔,透露出淡雅柔和的风格特质。意象的生成是冰心对语符组合与润饰的修辞过程,对其意象的审美也就是对其语符组合与润饰技巧审读的领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