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3594篇
科学研究   66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33篇
综合类   177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3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12.
音乐对有氧耐力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氧耐力是指运动员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克服疲劳的能力,其训练目的在于增强有机体氧气运输系统的机能。将音乐引入有氧耐力训练,用呼吸频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提高幅度上进行实验分析,证明音乐有助于有氧耐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吕飞 《函授教育》2001,(3):64-65
呼吸、发声、共鸣是歌唱艺术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者集多年的教学心得,对上述内容予以了翔实、明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知道,歌唱的目的是将演唱的歌词通过音乐化的声音富有情感地表现出来。那么这种演唱的咬字,无论是在呼吸的方法、共鸣腔体的运用。还是在音量、音色和音域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与我们日常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学习声乐的人来说。掌握好歌唱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将根据多年来对美声唱法的学习及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谈一下美声唱法中对咬字吐字方面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分布电容对调谐器的影响,也给出了如何克服它对调谐器的干扰的方法,对电视机性能的理解和整机维修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中,广播常常被人们视为“弱势媒体”。面对电视声画一体,视听兼备的强大表现力和网络信息海量、跨越时空、多种符号,即时互动的丰富功能,广播总给人以势单力薄的感觉。面对新兴媒体严峻挑战的现状, 广播人只能以理念变革为先导,重新审视广播这一走过百年历史的老牌电子媒介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广播事业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节目运作、频率建设、盈利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重塑, 最终实现频率资源和受众服务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数字校音器,听音器,是一款高精度、低成本、实用型的音乐教学用的电子仪器。整机采用通用的集成电路器件和晶体振荡器、数字分频、电子模拟开关等技术,可输出a^1=440Hz国际标准音以及基准音组——小字1组12个半音的标准频率,为校音、调音、定音提供了一组完整的标准音高。并对a^1档功能加以扩展,增加了a^1 2音分、a^1 5音分、a^1 11音分三档,作为训练耳朵辨别音乐音高能力的听音器。共输出16档点频,频率误差不大于0.5‰(小于1音分)。  相似文献   
19.
运用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厦门市各高校在校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其锻炼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设各种有趣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探秘为载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和运用,可以把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图像等信息有机结合,将一些神秘、有趣的科学事件以极富感染力的生动画面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学习,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