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谈比兴     
比显兴隐。关于“兴”,向来众说纺纭,而多说“流”,少探“源”。对“兴”的历程进行考察,得出:原始兴象与原始宗教有关,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内容渐渐消退,而其模式却不断地被模仿和借鉴;在这一过程中,它正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诗歌艺术形式,并最终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52.
方东树是桐城派最为重要的诗论家之一,其诗论在沿袭桐城派文论道文并重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重"文",追求审美价值的走向。其中,他秉承古典诗学以妙论诗的传统,主张"用意高妙",强调诗歌之美以善为内核,强调了诗教的美育作用;主张"兴象高妙",进一步从诗歌文学形象这个艺术本质特征的角度,赋予了"妙"字的诗学审美内涵;主张"文法高妙",在体现以文论诗这个桐城派诗论传统特色之中,亦表述有关诗歌章法、词句等方面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53.
唐代是中国隐喻艺术思维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诸多艺术家都对隐喻艺术思维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其中"兴寄论"、"兴象论"、"意象说"、"重神轻形"等理论实际上都是讨论的隐喻艺术思维问题.  相似文献   
54.
赋予物象以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早期普罗小说在物象运用方面最显著的特征。纯粹的兴象运用新意有限,而兴象的比象化运用则较为成功;借物说理、以物喻人因能有效地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表达作家的主观情感而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人体物象也被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55.
兴象”和“兴趣”是中国古代诗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诗学内涵,并认真清理认定了从“兴象”到“兴趣”的沿革流变关系,揭示了两个概念分别在殷Fan诗歌批评和严羽诗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及现代转换的潜生价值。  相似文献   
56.
“兴”作为《诗经》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历来争议颇多,其关键在于对兴象本身的理解不够透彻明了。从鸟类兴象与宗教故国、鱼类兴象与生殖崇拜、草木兴象与爱情婚姻等三组固定套语中,可以看出某种兴象与“所咏之词”具有特定的内在联系,也与当时的民俗风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由《诗经》的花草果蔬等兴象可见出先秦婚恋习俗中的赠遗之风。初时,女子多任采集之责,故蔬果花草之属为女子用于赠答致爱、结恩定情甚是便宜,或以芍药、梅子、茅草等取用为求偶媒介,或以桃子、花椒等取意于繁殖性能,使自然界中的极普遍之物因寓含了特殊而神秘的象征意蕴而别有价值,另具风味。  相似文献   
58.
论“兴象”     
兴象”是由殷Fan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诗学范畴,它与贾公彦《周礼注疏》所谓“兴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贾公彦所谓“兴象”是就明器的制作方法而言的,而殷Fan所谓“兴象”则是就诗的性质特征而言的,乃是指具有审美感兴特征而意余言外的艺术形象,《河岳英灵集》所收盛唐诗作提供的艺术形象大多兼具审美感兴特征和意余言外的特色,“兴象”这一范畴可以说是对这一显特色的理论概括,它较之“意象”更为强调了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意”的审美特性,殷Fan之后,“兴象”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少学理论批评家多既言“兴象”又言“意象”,而往往是在此“意象”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来言“兴象”的,可见“兴象”是对“意象”的超越,或说“兴象”说是“意象”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美育活动中审美形象生成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和探索。作者认为,美育活动中的审美形象是主体生成的一种心理事实,它主要是在两个心理层面上生成的。从横向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从形态——形式——形象的发展;从纵向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形象表层(物象)——形象深层(意象)——形象象征(兴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诗经>中以"鸟"起兴的诗章十分丰富.这些鸟类兴辞,都与诗章的情感主题有着某种特殊关联;它们大多是以鸟的通适性特点作为兴象核心,并采用特定的语言形式与其它诗歌意象共同构成诗歌的抒情场景,从而实现其"起情"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