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19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具有独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它和阅读、听说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训练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综合训练。要克服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是语文教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2.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者的习作。他将人物的形象与动物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看到了身高体胖的爸爸、严厉的妈妈、和蔼可亲的爷爷、默默奉献的奶奶,纵观全文,语言表达较准确,语义连贯.行文流畅.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993.
994.
杨正兰 《知识窗》2011,(7X):50-50
<正>英语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比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周春荣 《大观周刊》2012,(13):174-174
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几种途径: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出好作文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营造练习写作的氛围;鼓励激发写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996.
单建菊 《大观周刊》2012,(30):224-224
本文总结了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种方法:培养兴趣,加强平时训练;学会观察,吸收素材;倡导自主,培养习惯;采取激励机制,培养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97.
在我国,不少高中生的英语作文由于缺乏连贯性与逻辑性而使质量受到影响。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与学生对衔接理论了解甚少,教师与学生用书也未对此进行详尽的阐述。如果教师与学生都能学习衔接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来,那么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水平会得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998.
赵新慧 《语文天地》2012,(18):34-35
对于写作文,学生常说"不爱写"、"没东西写"、"不会写",这三句话反映了作文教学面临的三个问题。"不爱写"是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没东西写"是写作素材不足的问题,"不会写"是写作方法不对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使作文教学有效果,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关于写作,《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侧重兴趣培养,乐于运用词语。3—4年级侧重不拘形式,乐于书面表达。5年级以上,对学生的习作方有了时间和字数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教师和家长不能急  相似文献   
999.
"千锤百炼出佳作,不厌其改现精品。"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的文章,无不是经过千百遍的修改而流传千古的。欧阳修、王安石、鲁迅、屠格涅夫、莫泊桑等勤于修改文章的范例,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的写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0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习作内心需求,激发写作热情1.强调写作目的强调写作目的是让学生用心写作的关键。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把作文当做一种需要,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热情有了,作文也"活"起来了。2.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我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