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头衣与冠礼     
中国古今的社会生活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衣的概念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古代所说的衣,是泛指从头到脚的全部装束。为了区别不同部位和作用的衣,人们便常在衣前再冠以一个词,如头衣、体衣、足衣等。  相似文献   
12.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的意义发生较大的改变,主要  相似文献   
13.
服饰是衣服和装饰的合称,泛指人体的穿戴用品。大致分为衣饰(衣、衫、袍、褂、裙、裤、佩饰,以及衣服上的花样图案),头饰(发式、帽子、头巾、耳饰、项饰),手饰,足饰(鞋、袜)等。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之一.又是明的标志,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化。从几千年前起,中国就被称作“衣冠礼仪之邦”,各民族历代服  相似文献   
14.
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20岁男子加冠的礼仪,在魏晋以前备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有相当繁琐的礼仪。历史上研究冠礼的学者众多,特别是宋元以后,曾涌现出不少的大家、名家。直到今日,国内外仍有不少学者研究冠礼。古今的众多学者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加以介绍无疑有利于学者们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初涉此领域的青年学者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作为神圣叙事和认知模式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仪式活动、历史叙事同态共生,是文化的基因编码和文史哲的共同源头。早期历史与典籍叙事呈现出鲜明的"神话历史"特征,神话、仪式与历史叙事的会通视野是重新解读上古中国礼仪活动本源和根脉的重要门径。本文即以冠礼仪式圣地"东房"的本源象征探究为例,说明神话历史对礼制文明探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式上看,个体人格的确立在儒家传统中更多是通过礼义来展现的,生命自觉的证成最初是依冠礼来实行的。个体生命之加冠表明个体从家庭自我成长转变到可进入公共的社群生活之中。通过程序化的仪式,冠礼实际上蕴涵着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期待与认同,即对“成为人”的生活的自觉,对个体生命应尽职责的担当。  相似文献   
17.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4,(20):36-37
主持人欣言: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音、形这"三美"统一于汉字,使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足以让每一个亲近她的人陶醉其中。自本期起,我们将一起来聆听黄玉峰先生讲述汉字之美,让我们打开"耳""目""心",用心去体会这"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沉淀千年的美。甲骨文的"人"是一个正在劳作的农人的侧面形象,你看他弯着腰,面朝大地背朝天,正认真地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18.
张自慧 《成人教育》2011,31(8):42-45
冠礼是给步入成年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是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它通过完整而繁琐的成人仪式让受冠者获得各种成人的权力和义务。其目的是让受冠者接受道德礼仪规范的教育,学会自尊尊人、责己责人、克己修身、谦恭待人,在调适自我、承担责任、和谐身心中成人成才。冠礼是古代体验式道德教育的典范,而体验式道德教育则是我们今天进行公民教育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河湟汉族婚礼中的"冠戴"仪式,与古代冠礼相比,虽简约了许多,但二者在外在形式上有相若的仪规,在深层内质上含相同的寓意,故可断定"冠戴"就是古冠礼的沉淀。除此而外,"冠戴"中"惩治"新郎的习俗实属原始成丁礼中"伤体炼志"的残痕,这为"冠戴"发轫于古冠礼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古人的"冠而婚"思想使冠礼的遗留——"冠戴"内化于婚礼中,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冠戴"实承冠礼之余风。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时代,"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且"冠礼"十分隆重;如果此年正月名"陬",二月即名"橘"。"士冠礼"上激动人心的氛围,再加二月名"橘"的诱因,当可触发屈原对橘树的"白热化"的"幻想和感情"。据此可推断,《橘颂》当写于屈原二十岁时的二月间。从史料价值说,《橘颂》一诗也许恰好填补了屈原生平资料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