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红月忘川     
陈爽 《中文自修》2012,(3):60-62
A我从混沌中睁开眼,思绪慢慢缔结,没有轮回,记不起前世。我搜索着脑中和眼前的一切,却只看到了那轮如血染一样的满月,没有尽头的紫色河水,和这个望着我的男人。  相似文献   
22.
古代小说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意为小说"的唐代文人们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为众多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意味。其中,关于冥界题材的小说是这一时期的一大亮点,在这些关于地府世界的作品中世俗化的描写倾向非常明显,本文结合具体作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3.
冥界乃世人在想象中构建出的死后世界,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有关于冥界的论述.自2008年以来在福建霞浦发现的摩尼教科仪书中,也有许多关于"济度亡灵"的内容,可以看到,霞浦摩尼教中存在着极为成熟的幽冥世界.在这一幽冥世界中,地狱"十王"出现的频率不低且在冥界诸神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和留存于敦煌的《十王经》及其"十王"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波斯摩尼教入华后,在保留自身宗教属性的基础上,延续和吸收了中土固有的冥界观念,最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霞浦摩尼教冥界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24.
佛教东渐,冥界地狱说亦随之传入,并与中土固有冥界观交汇互融。本对隋唐五代小说中的冥界描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结合汉译佛典对冥界的论述,系统地阐释了中土冥界说的演进历程,从而进一步说明佛教的传入给中土冥界带来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有唐一代,随着汉译佛典的传译,大量佛经故事亦流播民间,其中就有地狱游历故事.为了说明地狱之实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亡后或生人入冥游历地狱返还说教的故事.唐代产生的大量入冥故事与佛教的传播有直接关系,为唐代此类入冥故事的生成提供了大量题材和描写手法.  相似文献   
26.
正车过江西时正是清晨,窗外不时掠过一个个小荷塘,莲花还开得好。一个小水塘中一片雪白,细看原是落满了水鸟。半空中一只白鸟斜斜展开双翼,正要悠然落下。路边丛丛簇簇开着乡间最常见的旋复花。行程计划中有一站是南京。下了车,先被带上了紫金山。山林蓊郁,路边,静静的,全是血红的曼珠沙华。花开时不见叶,有叶时不见花,曼珠沙华被传为“彼岸花”,是冥界的接引之花。当我们劈面相遇,我心里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