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家庭"冷暴力"作为传统家庭暴力的新型表现形式,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资讯收录的关于家庭"冷暴力"的含义、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的梳理和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家庭"冷暴力"研究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高校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的教育冷暴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解构着和谐校园。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摒弃教育冷暴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加强对教育冷暴力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83.
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和利用家庭、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个体"、"家庭"、"团体"和"社区"四个层次的社会工作介入,逐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根治和预防家庭冷暴力,巩固和保持家庭的自动平衡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84.
近期,关于小学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教师冷暴力不仅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有悖教育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论思想主张的正义原则,为我们在思考教育正义方面的问题时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提供了新的启示.从两个正义原则出发,进一步阐释教育正义的涵义,并试图从教师自身层面来寻找缓解课堂冷暴力的策略,有利于...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从介绍家庭"冷暴力"这一概念入手,列举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些家庭"冷暴力"现象,同时列举出由此带给家庭甚至社会的影响,并浅要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社会措施以及法律措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知识窗》2010,(9):55-55
最喜爱的三篇文章: 1.暑假网事:网络是个“毒苹果” 2.青春冷暴力 3.“明星”苏东坡  相似文献   
87.
魏存智 《辅导员》2014,(10):79-79
校同是学子追求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地方。本应是书声朗朗、温馨和睦的港湾,本应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却因暴力体罚学生事件频频曝光而引人关注。掌掴、罚跪、"捆绑示众"这些本不应向学生施加的暴力教育方式,却一次次地被个别老师拿来施威。硬生生的教育暴力,撕裂了家长、社会柔软的心,也刺痛了教师自己。随着人们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像这样的暴力教育方式虽然已大大减少,但以冷淡、放任、嘲讽、孤立的态度区别对待学生的"冷暴力"现象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8.
家庭、校园和职场3个场域中的冷暴力已经成为人生常态,危害程度深,波及范围广。本文通过探究得出,主体人因分别心产生的自卑是导致冷暴力的本体因素;因执著心产生的虚妄知见是冷暴力的关键因素。冷暴力是把双刃剑,施暴者和受暴者二者两败俱伤。冷暴力具有弥散性、迁移性和遗传性。治愈冷暴力的最佳途径是主体自身内心意识觉醒、思想更新、行为转化。  相似文献   
89.
2011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于是尚还没有认识研究清楚的"教育冷暴力"成了2011年的热词!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但目前对教育冷暴力的界定仍较模糊,对它的危害和影响以及与正常教育的区别没有搞清楚,是因为没有系统地进行科学地研究。本课题组展开了对教育冷暴力的系统调查研究,本文是对欠发达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部分学生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认为,基础教育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存在教育冷暴力,报告对教育冷暴力的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并就此次调查的结论作了规避教育冷暴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冷暴力"成了2011年教育领域的热词,但"什么是教育冷暴力?""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危害的程度如何?""施加教育冷暴力是谁?"等一系列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搞清楚。根据教育冷暴力的表现形式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三所普通高中74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文就调查内容、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