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史庭宇 《广西教育》2009,(33):83-84,87
本文以刘震云乡村小说、机关小说以及新历史小说三类作品为例,从人物特征分类的角度,将其作品浓缩成“官人”和“小人物”两大系列,并就其中的权力庸俗化现象乃至本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部长篇标题解说、创作动机、心理论、创作类型阶段论、作品主题意蕴论、作品叙事修辞论、创作缺陷困境论及有关《故乡面和花朵》多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刘震云小说的研究情况作了全景式扫描和介绍,并进行了综述式评价.认为刘震云小说的研究,揭示了刘震云小说的思想内涵,肯定了其艺术表现的个性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刘震云小说创作的艺术局限和困境.  相似文献   
63.
反讽是刘震云写实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一特色进行分析:(1)刘震云写实小说中反讽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2)其作品反讽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其蕴涵的内在精神,以此对刘震云写实小说的反讽特色进行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64.
余秋雨的散文总能让人感受到上海厚重的历吏与潮湿的伤感:刘震云的小说则充满了京味儿的调况与幽默:池莉是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使武汉的大街小巷名声大震:皮皮的作品饱含着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激情。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身上都会留有其母校的印还.浸染着每所学校独有的味道。  相似文献   
65.
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穷、权力、偶然作为表现现实生存的三组主题,是刘震云文本中最为反复呈现的"意象形态",然而刘震云并不是为了黑暗写作,也不是为了使黑暗更加黑暗写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可能写作.可以肯定地说刘震云不缺乏理想精神,其写作深度撞击了现实生存,又启示了理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66.
刘震云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也被誉为"中国生活的批评家"。作为一位对时代思潮极为敏感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知识分子,刘震云对人的生存环境以及人的存在状态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他的小说往往于嬉笑怒骂中再现日常生活的琐碎,在幽默表述中揭示人物存在的荒谬与虚无。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角度切入刘震云的小说创作,解读小说在历史叙事中的人性关怀和文化反思,为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7.
本文尝试分析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的文本片段《附录》.以细读方法,运用跨文本性理论,将之与小说正文的某些细节进行对话和互证;对"韩书记"和"领导人"形象进行挖掘.正是对这两个人物的解构,刘震云深化了权力批判力度,把话语批判的目标确定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叙事.  相似文献   
68.
鲁迅、刘震云历史小说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刘震云分别以小说和杂文的形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知,并由此形成了历史循环观。在历史小说中他们又都从世俗化入手,以喜剧的方式解构正史的崇高;他们笔下的知识者形象“狂人”与小林皆构成了时代的卡里斯马典型,二者面貌有异,却显示了作家共通的精神血缘。  相似文献   
69.
作家声音     
阎连科认为散文更能表达真情作家阎连科的一套新书:《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机巧与灵魂——阎连科读书笔记》、《拆解与叠拼——阎连科文学演讲》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0.
刘文浩 《文教资料》2007,(34):135-137
刘震云的作品中蕴含着他对于权力观念的思考,他刻画的一系列在权力场中奋斗与挣扎的小人物,在强大的社会权力机制下,日益蜕变,呈现出被物化的倾向,不仅消解掉了理想的崇高性,变得世俗与琐碎,而且其人性也遭受着挤压,不断扭曲与异化。在权力叙事中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存境况,揭示出其精神与心理的困顿,显示了一个作家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对当下社会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