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1.
家庭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元素,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源头,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儒家耕读传家的思想及其教化实践,既体现了中国优良的家庭美德,又维护了社会家庭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其中包含的以勤劳俭朴、勇毅刚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为主要内容的耕读文化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对我国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清理。  相似文献   
12.
处高位而行中正之事,自己就会深孚众望。深孚众望是渡险涉难的思想基础。力量刚强是取吉的客观保障。刚健自己是获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2008,22(12):8-9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在山水甲天下的美丽城市——桂林迎来了第八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继续教育的盛会在桂林举办,是各主办单位对广西的厚爱和信任,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广西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风骨"是近年来学者研究最多的一个诗学名词,但大多着眼于它的含义,文章从它的情感依附体对其进行探讨,试图找出研究它的新视角.作者认为"悲情"是风骨精神得以显现的一个关键的情感基调,"悲情"是"风骨"精神的情感依附体.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悲情"的文化根源--儒家对刚强中正人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吴敏文 《初中生》2009,(9):77-78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者抓住保尔的名言为感点,以保尔的精神为切入点,对书中主人公保尔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意志进行了阐释,又联系实际阐述了学习保尔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玄"字、"道之动"、"道之用"、"道法自然"诸方面揭示"道"的柔弱的特性和内涵,说明"道"是"柔道".论证了"柔"对"道"的依赖,说明依赖于"道"的"柔"是真智慧、大智慧,而离开"道"的"柔",则是"术",是知识,是小聪明.以范蠡为例,说明"等待"、"节制"、"放弃"等智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的运动、发展都要遵循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但最终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基始状态,即"反者道之动"。他强调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从事物的否定面去理解肯定面,通过反去理解正。老子要求人们知刚守柔,试图用这种方法去战胜强大的对手,从而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管理者在管理和用人方面可借鉴老子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陈杞 《中国编辑》2005,(6):24-25
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首先,从哲学层面剖析,作为一种存在,生命——当然是人的生命——之复制,至今还是一个技术上无法逾越的难题。风传蜂议许久的人类生命极限,其传议本身实际就承认,既刚强又脆弱的人之生命。终归是一个有极限的运动。而书的寿命,扣除掉课本以及辅导材料之类尽管消耗优质能源但却寿命短促的局部零碎,应该是一个相对于人类生命更为漫长的过程:以具体书册而言,假如龟甲之上的刻画姑且不算正式书本的话。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妇女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遗憾的是,她们大多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形象出现。但《木兰辞》却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木兰。她,坚决、勇武、刚强、不慕荣华富贵、富有牺牲精神。千百年来,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英雄儿女在抵御外族侵略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沂蒙妇女的品格是沂蒙精神要素之一,其品格特征除带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等基本品格外,还凸现出沂蒙妇女自身的独特品格特征。沂蒙妇女品格的形成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儒文化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