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8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婉琼 《教育艺术》2004,(11):61-61
“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对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汉兰 《云南教育》2003,(13):17-18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加拿大教育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中国一位老师,为什么中国的老师能让那么多的学生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听他上课,中国老师是不是有什么“魔法”?那位老师回答说,“魔法”没有,但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接受“我是小宝宝,上课小手摆摆好,小脚拼拼拢,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的训练。由此,我想到了语文课必须让学生享有心灵自由。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体精神的焕发、思想的解放、创造精神的飞动,都享有“心灵自由”的空间,显示充…  相似文献   
13.
经过强化的训练,学生是会解题了,但这只是在模仿,学生的创造思维从此被扼杀了。我国学生在奥数比赛中屡屡获奖,然而,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却是极差的。新中国成立了50多年,但没有一人能捧上诺贝尔奖。“熟”并未能生出“巧”来,相反,学生的创造精神07题造在手新人生神却被无情地扼杀了。“熟”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作用,但更多的是:“熟”会生出笨来,“熟”会生出厌来!三、跳一跳,摘果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一开始便是一个“复习铺垫”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内容与新授内容联系紧密,使学生能很顺利地从旧知向新知过渡,称其…  相似文献   
14.
苏炜 《大学时代》2006,(11):122-123
“激励”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思想行为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较快理解问题的真谛,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本文就在体育教学中“激励”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激励”的类型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11,(9):27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的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好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在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瘦弱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下创造的婴孩。  相似文献   
16.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步入新世纪,龚自珍的诗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感喟万千。人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创造性人才。作为教师,更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时时反思时时自励。因此,"我劝吾师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很有道理。通过对名师课堂的观摩与研读,我发现,只有教师的"不拘一格"才能催生学生的"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7.
《风筝》写的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和小兄弟之间发生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春二月是风筝时节,但他“向来不爱风筝,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9.
余江波 《云南教育》2003,(35):28-29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情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课程。这门课程既要对学生进行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又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劳动技术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发展能力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兴趣是我们首先要认真做好的工作。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  相似文献   
20.
本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论述了利用“发现法”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