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京剧艺术     
刘鹏 《北京档案》2009,(1):51-52
听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相似文献   
82.
西路乱弹     
西路乱弹,又名诸暨乱弹,是明末清初南戏在传播中融入诸暨地方官话、民间俚曲,发展、衍变形成的乱弹剧种.以演唱乱弹为主,常与杭嘉湖水路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的多声腔地方剧种,演员多为诸暨艺人,主要流行于诸暨周围一带,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部分县.  相似文献   
83.
汪悦 《教育文汇》2014,(19):27-28
古老而神奇的徽州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徽剧、目连戏、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等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这些项目中,代表徽州民间音乐文化的就有徽剧、目连戏,以及即将申报的徽州民歌。其中,徽剧是安徽省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  相似文献   
84.
从1958年我国播出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算起,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在电视剧事业蓬勃发展、电视剧种类名目日益繁多的今天,电视剧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5.
《滇中文化》2007,(4):55
明清两代是我国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康熙、乾隆之际盛行“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戏曲声腔。所谓“南昆”,是指产生于元末的昆山腔。它经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等人改良加工以后,其流行地区逐渐扩展,对许多地方剧种影响深远。所谓“北弋”,是指产生于元末的弋阳腔,起源于西弋阳一带。在明嘉靖时就流行于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等地。  相似文献   
86.
《滇中文化》2007,(4):55
我国具有众多地方剧种。据统计,共有三百余种,但每个省还是有主要剧种和次要剧种之分,如湖南,以汀剧和花灯剧为主,云南以滇剧和花灯剧为主。现把各省的主要剧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7.
本届“五个一工程”的评奖中,获得的戏剧舞台作品达51部,有话剧、戏曲、舞剧、歌剧、少儿剧以及报告剧、人偶剧等。这批剧目,品种齐全,戏曲获奖直17部作品中,就包括了15个剧种:同时.涵盖面又广,几乎囊括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及部分部、委选送的优秀作品。更引人瞩目的是,舞台上洒满了明媚的阳光,健康、向上,已成为近年戏剧创作和演出中的主导,也打造了主旋律与多样化兼容的艺术品牌。  相似文献   
88.
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剧种,悄然间竟成为了都市时尚青年文化消费的新流行  相似文献   
89.
张连和 《北京档案》2007,(8):49-49,52
"诗赋弦"是北京市大兴区独一无二的地方戏曲剧种,创始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曲艺志》、《北京百科全书》、《大兴县志》等记载,是原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张家务村朱广达(1855-1912年)和朱家务村贾万全(1858-1935年)创建的.  相似文献   
90.
芗剧源流成传奇 芗刷,是戏曲之乡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其历史不算久远,却与海峡对岸的歌仔戏“同唱”一种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