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95篇
科学研究   441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8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徐吉华 《江苏教育》2006,(2A):44-44
2005年末,来自金坛市中小学的61名教师参加了在该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苏州大学心理保健师(金坛)培训班”开班典礼。培训班为期六个月,全体学员将于2006年6月18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将获得由中国保健协会颁发《中国保健行业心理保健师资格证书》,和由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颁发的《中国国际心理保健师专业人才资质证书(中级)》,成为金坛市首批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保健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2.
93.
专业伦理教育与高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专业及专业人才的基本内涵及特征,辨析了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主要差别,描述了国内外高校专业伦理教育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实施高校德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网络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本文认为要从5个方面采取对策;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军校大学生对心理教育的认识,锻造一支用于网络心理教育的心理学专业队伍,重视通过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心理档案建设、重视处理好网络心理教育和传统心理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科技评估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科技评估内涵与评估机构的性质,结合中国科技评估业的现状,提出了中国科技评估的发展方向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科技评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网络经济下的网络游戏与动漫产业合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在我国,游戏和动漫是数字内容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在欧、美、韩、日等国家、游戏与动漫产业已是其文化产业支柱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产业也将向世界开放,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海外文化势力,尤其是产业规模、商业运  相似文献   
97.
无锡尚德在纽约的上市不仅造就一个中国首富,更让投资它的PE获得十几倍的高额回报。PE除了为中国带来资金、先进技术、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对外经贸争端中发挥缓冲作用,并成为政府投资机构及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策略伙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8.
2001年上映的《神隐少女》,不但在日本缔造3亿美元票房(魔戒首部曲的全美票房),更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动漫电影和柏林影展金熊奖最佳影片,使得宫崎骏成为继黑泽明之后,日本也影界无可出其右的新任教主动,唯一可以与迪士尼王国相抗衡的力量。  相似文献   
99.
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和经典的SCP分析范式,设定相关假设,探索性地构建了IAP(Institution-Ability-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提出了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三维推动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各维度的运作机理,包括:双向产业链发展:以品牌授权和知识产权质押为核心的经济推动;新平台应用:以数字技术应用为引导的技术推动;社会网络效应:以“生产者——消费者——研究者”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社会推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三维推动模式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0.
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变化,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身边。年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动漫节、时常在街上看到的COSPLAY、书店里的大幅海报等等,都已经把“动漫”送到了我们生活里的各个角落。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凡国外的动漫作品窗前总是挤满了人,而我们国人自己原创的作品往往只能落得个无人问津的结果。我们遗憾地发现,令无数中国儿童宁可不端饭碗也不愿离开电视机的动漫《花木兰》源自于中国文学,但出品人却在好莱坞;风靡日本的《七龙珠》也取材于中国的民间故事,但赚钱的同样是别人,我们只有拿出数亿观众的市场来为别人鼓掌的份。究竟是什么绊住了中国动漫得“腿”,总为人作嫁衣裳?我们综合实践小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