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42篇
体育   28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6月6日下午,“解放思想·科学发展·青年争先”广东青年发展论坛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暨南大学副校长纪宗安教授、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章奕贵、暨南大学研究生部、校团委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张捷教授、高雄飞教授、罗必良教授、陈鸿宇教授、郑梓桢教授等担任本次论坛的评委。参加此次论坛的共有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省内9所高校组成的10支代表队。  相似文献   
82.
《高教探索》2008,(2):F0004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占地面积294多万平方米。该院是一所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83.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已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学生16万人,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华南地区知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4.
85.
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地处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广东,多年来,坚持人才培养为四化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校的做法。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目前,我国正处在具有全局意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时期。与此同时,学生交费上学,承担部分培养费用,“读书为了择业”的意识越来越浓,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及学生家长的关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6.
2011年9月1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以“感受成长的幸福”为主题,通过新奇的广播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87.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2,(9):4-5
全国酋家“前孵化器”为高端人才创业提供解决方案 【科技日报】日前,全国首家以“千人计划”专家为主的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医药“前孵化器”分别与软银中国创业投资公司和通和资本投资公司就扶持引导华工“前孵化器”创新医药项目达成合作。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馆信息技术系统在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信息技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各项工作和经验的总结,从而对高校体育场馆信息技术系统在运动会的应用提出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8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6大保障措施之一,而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设立"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  相似文献   
90.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一卡通项目的需求调研与系统设计严格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实际工作模式和运行环境为基础,实施定制开发的建设模式,充分保障系统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同时,系统的设计贯彻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数字化校园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保证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应用灵活,有助于系统平台的升级扩展、应用子系统规模扩展和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