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古今同形异义词与同形同义词的对比,有助于理解汉语的魅力.  相似文献   
42.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第一部字书,以训释单音词为主,但也训释了一部分双音词。本文就对此书中的双音词训释加以研究,总结出其释又方法和释义规律,以能更好地继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也为后世字典词典的编纂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3.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双音词中,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另一个词素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类词语在古汉语中叫偏义复词,这种修辞方式叫复合偏义。例如:  相似文献   
44.
写作用词的恰当与否涉及面广,本基本不涉及语法(包括虚词)、歧义和成语,着重谈谈双音词的用法。掌握词语的用法主要靠在具体的读写实践中揣摩,培养语感,所谓“法”只是提供一个揣摩的框架。  相似文献   
45.
汉语中的主要构词方式在《晏子春秋》中都已具备,但它们的发展不平衡,单纯词发展受到抑制,附加式的词缀处于新旧交接期,联合式得到长足发展,动宾式有所发展而补充式、主谓式可以认为是一种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46.
汉语中双音词的颠倒使用的现象很不少.修辞学把这一现象列为一种修辞格,叫“颠倒”或“倒置”。现举几例:  相似文献   
47.
蔡英杰 《中国语文》2012,(3):282-286
"窈窕"之义,旧释形容词义有五:一曰幽深,二曰娴静,三曰贞专,四曰妖冶,五曰貌美;名词义有二:一曰深宫,二曰美女。对其本义,则有幽深、娴静、貌美、深宫四说。今人连登岗(1999)、李炳海(2001)、刘毓庆(2002)、王晓丽(2009)主幽深说,李艳红、钟如雄(2006)主深宫说,李清文(1987)主貌美说,主幽深说者成为主流。何以如此?盖因人们探寻本义,往往于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是综述历史上的联绵词研究状况,分析联绵词研究发展变化,及古人对联绵词的认识发展的过程,这对于今天我们的学习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9.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50.
李丽 《语文知识》2011,(3):34-36
中古时期汉语复音词蓬勃发展。《魏书》中的单义双音词有的首见于《魏书》,或为北朝新语词、或为旧有概念的新表达、或为古已有之的语词出现新的意义;有的始见于中古时期,在《魏书》中亦有应用.这些新词新义反映了汉语复音词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