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野草》是鲁迅于黑暗年代的彷徨时期创造的文学产物,标志着鲁迅诗化生命哲学的成熟和文学现代性的初步探索。《这样的战士》展示了一个面对无物之阵永不妥协的战士形象,他用前行的步伐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孤独战士的超人意志、无物之阵中的悲观心态、历史中间物的绝望反抗,既是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其一生战斗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战士是鲁迅的自我画像,他高举投枪刺向无物之物的姿态,正是鲁迅这位孤独者悲情韧战精神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2.
吃早饭时,我命令儿子":必须吃掉鸡蛋。"他说":不吃。""不吃不行!"我严厉喝斥。"就不吃!"他极力反抗。我火了,继续逼他吃掉鸡蛋,他也火了,不但不吃鸡蛋,连其他食物也拒绝吃。我们互不相让,餐桌上的气氛相当紧张……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我要求儿子每天必须吃掉一个鸡蛋,他却觉得  相似文献   
13.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当我还不认识字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连环画,读故事给我听。我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漂亮的图画吸引了,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吹泡泡玩和看电视更有趣的事情啊!于是我经常自己翻书看图画,并根据爸爸妈妈讲的情节去猜字,我还照着书本描画,甚至还仿照书中人物的发型把自己的头发搞得一团糟。那时,我和幼儿园的几个好朋友经常围在一起看《迪加奥特曼》、《幼儿智力世界》之类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连蒙带猜地读。有时,"异想天开"读成了"导想天开","奇思妙想"读成了"可心少心","佳肴"读成"土有"。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次被丢丢摆了一道。丢失了几块蓝田玉后。鱼小朵一直“怀恨在心”。每天对丢丢穷追猛打。不是占领其主城。就是去攻打其占领城。一时间弄得丢丢苦不堪言,简直没法“战斗”了。尽管丢丢奋起反抗,但是无奈鱼小朵等级稍高,总压制他,最终是丢了城镇又折兵。于是丢丢每天专心练级,决心要一雪前耻。  相似文献   
15.
骑羊     
暑假的一天,我去舅舅家走亲戚。下午,表弟让我和他一块去放羊,我爽快地答应了。表弟牵着他的宝贝山羊小花走在前面。小花是一头非常健壮的雄性山羊,四条腿很粗壮,走起路来噔噔直响,一条短短的尾巴在屁股上不停地左摇右摆。  相似文献   
16.
《伤逝》和《寒夜》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鲁迅和巴金这两位文学大师对西方个性解放思潮涌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女性的影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个性·矛盾·悲鸣--论苏曼殊的感伤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作为一个神秘、浪漫的文学天才,在近代中国东/西杂陈的剧烈动荡中,走过了他短暂而凄凉的一生.他孤独、矛盾的心灵在世纪末的风雨中痛苦挣扎、绝望哀鸣,这种浓郁的感伤情愫已融入他生命的深层,并成为他浪漫生命之旅中的一朵哀艳之花.他的感伤之旅主要包括个性主义反抗的矛盾性;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情感共鸣及个体反抗的精神畸变;浪漫感伤情怀在小说中的深入呈现等.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我从订阅的报刊上剪辑下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已达100多个,有大打出手的,有命令学生打学生的,有给学生脸上刺字的,有罚站的,有罚作业的,有揪学生撞墙的,有烫脸的,有拧伤耳朵的,有罚学生赤脚踩煤渣致伤的,体罚手段多种多样,令人毛骨悚然.  相似文献   
20.
悲剧曾是西方文学中至高的文学样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学的灵魂。悲剧精神主要凝聚在西方历代伟大的悲剧家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悲剧人身上。深入研究西方悲剧中的悲剧人,有助于对西方悲剧精神的把握。本文认为西方悲剧中的悲剧人的根本特征是他们具有实现自由人格的强烈要求,具有强烈的超越冲动。他们对苦难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正是西方悲剧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